上热搜的黑色素瘤,让不少市民慌了神!来听听协和专家怎么说

极目新闻 2023-06-28 22:24:40

极目新闻记者刘迅

摄影记者王永胜

绘图刘阳

通讯员吴立志金煦

实习生闫佳瑶

今年6月,年仅37岁的歌手张恒远因病去世,消息一出迅速冲上热搜。不少网友扼腕叹息的同时,也注意到有消息称他离世的原因是罹患了黑色素瘤。这个外形看起来像黑痣的恶性肿瘤,立马引发大家的关注,生怕自己身上的痣会恶变。6月28日,中国临床肿瘤学会恶性黑色素瘤专委会委员、武汉协和医院手外科专家郑怀远提醒,大家无需太恐慌,平时多注意观察痣的形态和大小。

门诊前来排查黑痣的市民增多

张恒远因黑色素瘤去世的消息传开后,不少网友惶恐,自己身上的黑痣会不会也是黑色素瘤。

6月22日一大早,25岁的小肖(化姓)赶到武汉协和医院西院区手外科门诊,想排查身上的几颗黑痣有没有癌变。“这几天看了新闻,我紧张得睡不好。”小肖说,她身上有很多痣,以前没放在心上,最近看到黑色素瘤的新闻后,整天提心吊胆,尤其脚底有一颗痣,每天走路难免会和鞋袜摩擦,她非常担心会癌变,甚至变得有些焦虑不安。

该院手外科副教授郑怀远接诊发现,小肖身上的痣都是良性的,最大的直径4毫米,是正常痣的大小,无需太过担心。但考虑到脚上的痣在行走中有摩擦,为避免恶变风险,郑怀远建议可考虑切除。

“黑色素瘤在恶性肿瘤中比较小众,以前关注的人不多,直到最近引发大家的关注。”郑怀远表示,这段时间前来门诊排查黑痣的市民明显增多,有的因为太过焦虑要求身上的痣全部切除。记者随专家坐门诊时发现,不少人对黑色素瘤很恐慌,但对其了解得并不多。

这并非黑色素瘤第一次进入公众视野。多年前,电影《非诚勿扰2》中孙红雷饰演角色的脚背上有一颗黑痣,变成恶性黑色素瘤后很快要了他的命,这一片段也曾掀起了大家对痣的焦虑。

郑怀远介绍,黑色素瘤是一种高度恶性的皮肤肿瘤,如果进展到三期以后,可能会出现淋巴结转移或全身多器官转移,五年生存率就会急剧显著下降,这类晚期患者的5年生存率则不足5%。正因为它的恶性程度高,黑色素瘤也被称为“癌中之王”。据统计,黑色素瘤在我国的发病率为0.8/10万,每年约新增2万例,且逐年增多。

注意观察黑痣但无需太过恐慌

作为一名外科医生,郑怀远和团队一直致力于黑色素瘤的规范化外科治疗。从他的门诊情况来看,每年接诊的黑色素瘤患者超过200例,大多是50至60岁的人群,但近年来有年轻化趋势,最小患者只有12岁。

“很多人不知道,我国的黑色素瘤与欧美在分型上有很大差异。”郑怀远解释,白种人的黑色素瘤主要是皮肤型,这和日光照射相关;而我国绝大部分是肢端型,也就是长在脚趾、手指等部位,再就是发生在口腔、鼻咽部、消化道等黏膜型;更罕见的就是眼葡萄膜黑色素瘤,相比前两种不易被发现。

“虽然它的恶性程度很高,但大家无需太恐慌,早期治疗的五年生存率可达到95%以上,所以早发现、早治疗很关键。”郑怀远表示,人身上一般有10至40颗痣,大多都是色素痣,但如果在短时间内痣快速变大,那就要格外注意了,建议马上去医院做皮肤镜检查,不要迟疑。尤其要注意手掌和脚掌、指甲下的黑痣,这里的皮肤经常会被摩擦,一定情况下可能会增加痣的恶性化风险。

郑怀远提醒,并不是所有的黑色素瘤都是黑色的,也可能是无黑色素的黑色素瘤,还有一部分人表现是溃疡,被当作是糖尿病溃疡。他曾接诊一位50多岁的患者,冬天脚上有裂口难愈合,折腾了很久最后确诊为黑色素瘤。所以,手脚上有难愈合的伤口,要警惕有黑色素瘤的可能。

郑怀远建议,当身上的黑痣直径超过3毫米就建议手术切除;如果超过6毫米、出现形态不对称、边界不规则、颜色深浅不均、短期内变化较大、破溃、出血等症状时就要警惕有恶变的风险。郑怀远特别提醒,千万不要相信偏方“祛痣”,特别是有患者用不明药水,醋、面粉、针刺、火烧等方法刺激身上的痣。

0 阅读:308
极目新闻

极目新闻

全球眼,中国心,瞭望者,思想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