卦逢生气,天德合,世世长年
生气,三合生方者为生气,亥卯未人在亥,申子辰人在申,巳酉丑人在巳,寅午戌人在寅,需要日时方准。
又云,长生亦名生气,甲乙木到亥,丙丁火到寅,戊己土壬癸水到申,庚辛金到巳,此名干阴生气也。
命局上更带天月德合者,尤为长寿及数世之延长耳。天德者,正丁,二坤,三壬,四辛,五乾,六甲、七癸、八艮、九丙、十乙,十一巽,十二庚。其实多数命书理解为是二月见申,五月见亥,八月见寅十一月见巳。其中也有不同的看法。
天德贵人取其中和仁厚旺而不烈,弱有生扶之意。如寅午戌火,寅为火之长生,取丁火助其炎,五月火势旺烈,取乾位戌收其炎烈,九月火库,其火收藏,取丙火状其威,又如巳酉丑金,巳为金长生,取辛金助其势,酉为金旺地;酉金旺地,其丑库藏其锐;十二月金归丑库,取庚金成其刚。亥卯未,亥为木长生,取乙木成其秀;卯为木旺地,取来库收其旺;未为木库地,取甲木繁其茂。申子辰水,申为水长生,取癸水通其源;子为水旺地,取辰土蓄其流;辰为水库地,取壬水助其势,此所谓天之德也者。因为八卦乾居戌亥之位;巽居辰巳之位;坤居未申之位;艮居丑寅之位。然自《渊海子平》以来,古人多依据坤取申,乾取亥,艮取寅,巽取巳,此为某种情况而言,如果成为一种普遍性的取法,则为谬误之说,今予以更正,以免再误后人,读者不可不知!
笔者认为《考源》的观点是正确的,清李光地《御定星历考源》云:“天德者,三合之气也,如寅午戌合火局,故以火为德。正月丁,九月丙,五月乾戌,火墓在乾宫也。亥卯未合木局,故以木为德,六月甲,十月癸,二月坤未,木墓在坤宫也。辰申子合水局,故以水为德,三月壬,七月癸,十一月巽辰,水墓在巽宫也。巳酉丑金局,故以金为德,四月辛,十二月庚,八月丑艮,金墓在艮宫也。寅申巳亥月,乃五行长生之位,故配阴干,辰戌丑未月,乃五行墓库之位,故配阳干。子午卯酉月,乃五行当旺之位,故配以墓辰本宫之卦,不用支而用干者,支地也,天干也,名曰天德,故用天干。又用四卦以代辰戌丑未者,不用地址故也!”今引用古论,借以纠正多年的流传下来的谬误,进一步认识天德和天德合。
而所谓天德合,即是天德所合之天干。
由此可以将总结为如下三种情况命主可以高寿,后人也可以延年。
年柱纳音在四柱中逢长生,天德;
命局地支三合局,日时逢长生,又逢天德或天德合;
日柱逢长生、天德、干又逢合。
例如 命例一、 己亥 辛未 甲寅 丙寅
甲木生于六月,日时两逢甲木禄地,年支又逢亥水为生气,且日干己和年干甲逢天德合。正应原文逢生气又逢天德合,日柱旺而平和所以主人高寿,其后代也可延年。
例二、 壬子 乙巳 辛亥 丁酉
辛金生于四月,金逢长生。年柱壬子纳音为桑葚木,日支逢亥水长生。四月天德在辛,主旺而平和,年为本命,壬子纳音为木,在日支又逢生气,虽不见天德合也主命主本人和后代高寿。
例三、 丁未 甲辰 壬午 辛亥
壬水生于壬月,三月天德在壬,年干丁火透出,天德逢合,壬午日纳音为杨柳木,地支亥卯未三合木局,生气在亥,地支虽不见卯,然而壬午为木,天干逢甲,元神透出,也可世代长寿。
例四、庚午 己卯 甲申 乙亥
甲木日柱生于卯月,二月天德在未,午未合是天德合,其实申也可为坤宫数,月干己土透出,日干逢合,。年柱庚午纳音为路旁土,日支申金为土的长生,日元甲木又得时支亥水长生,逢生气与天德合日主忠厚仁和可得天地之造化,主本人和后人身建而长寿。
由此看来,要想长寿必须具备天德合和天德以及身旺临长生或年纳音临长生,这就告诉我们,一个人的修养是多么的重要,要仁德宽厚,做人不可锋芒毕露,要知道吃亏是福,要人缘好,天德有和,否则就是身命如何旺也不能世世长年,身旺而不和月德的命局也是早死的命,问题是身旺要克财不是合财,得到的不义之财,与心不安,夜不能寐,必然招之官杀的袭击,或比劫正财,枭印夺食,这些组合必然会因财损身,过度的伤神伤气伤心伤胃伤脾伤肝,最后早早伤命!所以说修心养性,学佛念道是让世人看轻名利,放下自在,少于人争高下,与人方便与己方便,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是道则进,非道则退。不履邪径,不欺暗室;积德累功,慈心於物;忠孝友悌,正己化人;矜孤恤寡,敬老怀幼;昆虫草木,犹不可伤。宜悯人之凶,乐人之善;济人之急,救人之危。见人之得,如己之得;见人之失,如己之失。不彰人短,不炫己长;遏恶扬善,推多取少。受辱不怨,受宠若惊;施恩不求报,与人不追悔。
所谓善人,人皆敬之,天道佑之,福禄随之,众邪远之,神灵卫之;所作必成,神仙可冀。欲求天仙者,当立一千三百善;欲求地仙者,当立三百善。
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袭明。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是谓要妙。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多,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
看来万事皆空,因果不空,善是根本,仁德才能长久这是宇宙世间大道修身的不二法门。
原创文章,涉及版权,未经许可,请勿转载!如有需要,请予联系。侵权必究,谢谢合作!读者朋友若有阅读上的需要,可关注张一勺微信并留言提上意见或文章话题,我们会根据读者所需挑选热点话题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