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丰富多彩,人们赞美直插云霄的参天古木,歌颂浩瀚无边的汪洋大海,也会羡慕翱翔蓝天的展翅雄鹰。可是在一片啧啧称赞声中,很多人却未曾思考其背后的艰辛和坎坷。
古代很多文人墨客遭遇过贬谪之痛,他们怀才不遇,壮志难酬,身上仿佛背负着一块沉重的巨石,虽然每一秒都走得极其艰难,他们却从未停下跋涉的脚步。
才子们坚韧顽强,就像峭壁旁纤弱的野花,不畏狂风和烈日,只要有一点甘霖,就能形成一道靓丽的风景。下面分享好友来访,苏轼题赠佳作,襟怀豁达,最后一句更令人遐想不尽。
次韵柳子玉《过陈绝粮》二首其一
北宋 • 苏轼
如我自观犹可厌,非君谁复肯相寻。
图书跌宕悲年老,灯火青荧语夜深。
早岁便怀齐物志,微官敢有济时心。
南行千里何事成,一听秋涛万鼓音。
提起北宋大文豪苏轼,大家一定了解很多。他的书法一流、文采不凡,喜欢美食、爱发牢骚,其身世更是极其坎坷。苏轼的一生屡遭磨难,受尽艰辛,可谓一言难尽。
回想当年,苏轼因为反对变法而遭到排斥,于是便自请外放,获职杭州通判之后,他便舟行颍水,到达陈州(位于河南周口淮阳区),并与在此担任教授的苏辙相会。
柳子玉是宋代著名书法家,曾在京城担任秘书丞,他与苏轼交情深厚,彼此经常在一起诗酒风流,畅谈人生。柳子玉后来不幸谪官寿春,当其舟过陈州时,得知苏轼兄弟恰好也在此地,于是便泊舟靠岸,与他们相会。苏轼的这首酬答诗就创作于这一时期,表达了先生对柳才子的一腔深情。
起首两句直抒胸臆,“如我自观犹可厌,非君谁复肯相寻。”苏轼说朝堂中不少人对我的评价很不好,就像我自观感到厌恶一样,唯有您不避嫌疑,主动寻访,实在让人感动。
“图书跌宕悲年老,灯火青荧语夜深”,这一联展现了好友间的深厚友情。苏轼赞美柳才子的大作总是给人跌宕起伏的感觉,可惜时光荏苒,青春易逝,人生又是聚少离多,很难有促膝交谈的机会。
夜深了,才子们依旧睡意全无,还在青光闪映的灯火下面对面地长谈。他们惺惺相惜,话语投机,仿佛有说不尽的话题,只可惜柳子玉明朝还要继续赶路,诗人不能留他在此小住几日。图书指柳子玉的诗文,青荧形容灯火闪烁。
颈联刻画出一位壮志难酬的才子形象,“早岁便怀齐物志,微官敢有济时心。”诗人称赞好友年少时就胸怀天下,并按照儒家的思想和准则,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柳才子入仕后虽然地位卑微,不受重用,却依然愿意拯救时局,并不惜一切地为社稷和苍生做出贡献。
这两句也可以理解为诗人自身的写照,苏轼二十出头就和弟弟金榜题名,还曾被人们称为双子星。苏轼主张开源节流、加强边防、选拔良吏,从而让大宋王朝逐步地走向强盛和繁荣。可惜皇帝并不欣赏他的观点,反而希望通过变法一蹴而就,让东坡先生深感无奈。
“南行千里何事成,一听秋涛万鼓音”,结尾写景抒情,并描绘出一派壮丽秋景。柳子玉的贬所是寿春(今安徽寿县),距离京城开封非常遥远,诗人同情他的不幸遭遇,心中虽然有些伤感和担心,不过言语间却透出一种豪情。
苏轼将涛水相激之声比成万鼓齐鸣的交响,生动地刻画出涛声之洪亮,更描绘了一幅壮美的秋景图。如此浪漫的想象,意在鼓励好友不要泄气,纵然前路漫漫、荆棘丛生,但总会出现转机、柳暗花明。
全诗在祝福声中结束,最后一句令人遐想不尽,表达出诗人的一腔深情和旷达襟怀。先生相信,下次相会时,柳才子一定是春风得意、笑容满面,心头的愁绪也早已消散殆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