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1970年的,今年55岁,退休第五年,每月有份固定收入,快乐惬意。
历经五年退休时光,我发现,退休,是人生一道分水岭。
退休前和退休后的生活,有着本质的区别,也因这4个不同,彻底改变了我的生活。
不在意别人的眼光和评价,开始向内追求精神享受,让我安静且丰盈;
学会真正爱自己,拿得起也学会了放得下,减少焦虑,不再内耗,接纳一切;
从在意外在的快乐,到把关注点收回到自身,从健康开始,到自娱自乐的自洽;
不再等靠要,到逐渐提升自我认知,学会凡事依靠自己,锦上添花,不如自强自立。
1、不在乎合群,而转为向内求,独来独往也清欢。
退休前,大多数人在合群上,有太多的身不由己,不过是为生存。
在意身边人的眼光,在乎别人对自己的评价。
尤其是两口子在一个单位,我更在意自己的言行,不想被人说,这是谁谁媳妇。
那时,总认为,合群,被外界认可肯定,能带给自己更多的自信和快乐。
历经三十多年的职场,有人还在为世俗眼光困顿,也有人在各种琐碎里煎熬。
退休后,销声匿迹,查无此人,独来独往,看似不合群,却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杨绛曾说,人生最曼妙的风景,是内心的从容淡定,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无关。
当真正放下些东西,追忆曾经的生活,才发现,自己从未真正按照喜欢的样子活过。
反思自己内心的需求,开始有意识的追求自己所想要的生活。
才发现,幸福不在繁华热闹的掌声和鲜花中,而在于内心的淡然宁静。
退休后,向内探索,一杯清茶,一本闲书,一套太极,一篇文字,从容淡定。
2、学会如何爱自己,从拿得起放得下开始自洽的生活。
年轻时,在我的心里,世界只有身边的家人,老伴和女儿,父母和手足。
岁月流逝,时光打磨,我发现,不论你如何付出,到最后没有价值也一无是处。
原来,所谓的贤妻良母,不过是别人给“傻女人”一顶高帽子而已。
看看生活里,那些全职在家的女人,承担男人的孝心外包,伺候家里老小。
若真遇到事情,所有人都觉得是你的错,你啥也不是,就这么点事都做不好。
原来,我们是忘记一件事,女人首先最爱做的事,是学会如何爱自己,照顾好自己。
退休五年,学会拿得起也放得下,内心不再对谁牵挂,也不再过问谁的生活。
只对我自己负责,学会真正的爱自己,从做喜欢的事情开始,开心才是生活的重点。
从多到少,从繁到简,从量变到质量,是女人学会爱自己,走向内心强大的过程。
远离不舒服的人和事,把时间用在喜欢的事上,找对方向,内心充满信心和力量。
3、从在意外界评价,到把关注点放在健康成长上。
退休前,大家见面在一起闲聊,最关心的,是对方的工作,家庭条件。
退休后,再相聚,大家问的最多的身体健康,谈论着如何更好地保养自己。
每个人都开始寻找兴趣爱好,希望通过爱好,让自己有事做,避免孤独和抑郁。
自从退休后,我喜欢上一个人独自打太极拳,走进自媒体,开启新生活。
一套太极,让我在阳光中享受着身体与拳势的交流,微微的汗水是最好的保健品。
每天晨起读书写字,通过做喜欢的事情,获得内心的满足和乐趣。
无事走出家门,迎着春阳,沐浴春风,感受不一样的岁月,也过着自娱自乐的日子。
4、从等靠要到依靠自我的认知改变。
我们都曾渴望,能够做最好的自己,成为被身边人关注的人。
退休前,我是那种凡事等老伴来帮我,依靠老伴解决一切问题,要关爱,要在意。
退休后,通过读书学习,我发现,想要成为更好的自己,是突破外求,改变认知。
年轻时,我们都是通过外界认识自己,看到的只是不真实的自己。
真实的自我,还是在退休后,心静下来,从内认识自己,了解自己。
退休,时间富裕,可以随心而活,做自己喜欢的事,按照内心需求过日子。
才发现,幸福是养自己的心,而不是养别人的眼,快乐是来自内心的知足。
生命的意义,不在于你有多成功,存了多少钱,而是照顾好内心,遵循心愿而活。
写在最后:
退休五年,在我看来,没有历经前半生的生活阅历,就没有退休后的开悟。
人生就是不断成长的过程,前半生为了生存而劳碌奔波;
后半生才是真正地享受生活,是真正活自己的开始,是知道人活着的滋味。
岁月流转,时光荏苒,走过弯路,也历经各种沧桑,最终只为遇见更好的自己。
生而为人,做自己,活自己,做更好的自己,给人生一份最满意的答卷。
作者:华贵禅心
关注我的文字,走进你的心灵。你有故事,我有茶,一起畅聊余生时光。
文中配图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