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事开讲第157期|三年,浙江少年诗词大会何以出圈

人民资讯 2023-07-08 10:52:56

转自:钱江晚报

潮新闻客户端记者郭闻

1

明天,就是第三届浙江少年诗词大会总决赛的日子。

每年夏天,许多少年在这赛场上用诗词对决,用骄傲的神情与自信的嗓音,吟诵出那些传唱了千年的优美诗篇。

从诗词大会初启到如今,已走过了3年。2020年11月,浙江青少年诗词大会启动。我们以这样的诗词大会,为困惑于疫情的青少年们开启了读诗移情、明志立心的窗,让大家能从前人的感怀和经验中,汲取前行的力量;更激发了大家学习古诗词、传统文化的热情,让宅家的日子不无聊也不迷茫。

事实也是如此。这三年来,参加诗词赛的青少年逐年增加,从第一届的1.8万人,到第二届的5.6万名,再到此次的全省300余所学校8万余名选手,跳跃式增加的参赛人数,足可见浙江少年诗词大会在青少年中的影响力和受欢迎程度。

而诗词之于浙江,更是有着悠长的渊源与关系。浙江有四条自然形成的诗路:浙东唐诗之路、大运河诗路、钱塘江诗路、瓯江山水诗路。正如鲁迅先生所说的“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这些诗路的形成自是古代诗人的莫大功劳。浙江因得天独厚的山川风光,自古便引来无数文化骚客游览吟诵,久之便因诗词而自发形成了这样的诗路。一如谢灵运游完雁荡山写下《从斤竹涧越岭溪行》一诗,从此开启了长盛不衰的山水诗派。

因此,我们的省域品牌上,赫然写着“诗画浙江”四个大字,它彰显着浙江这方人文热土上,一道诗意贯穿古今。

2

为什么,诗词具有如此经久的不朽生命力?

因为它已深植于中国人的血脉与基因。逆境时,它能促人奋起;危难时,它能激发斗志;抗争时,它能释放豪情;胜利时,它能抒写喜悦……

它的独特魅力就在于“诗词有力量”。

曾有诗言:“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这是清代文人赵翼对元好问的评价。元好问是金末时北方文学的主要代表,他的“丧乱诗”尤为有名,描写的是当时中原人民因战乱而家破人亡、颠沛流离的遭遇。

实际上,这句诗不仅是对元好问的人生总结,也是对诗词力量的总结。正是山河破碎,诗人忧患,才造就了这些旷世之作,一如杜甫境遇。

诗词的魅力无人可挡。

今年初《满江红》上映时,多少人被岳飞的《满江红》词感动?有的人在影院里情不自禁地高声朗诵。这首词诞生于南宋存亡之际,抒发了岳飞抵御外虏、恢复故国的豪情与壮志,千百年来,每当国家存亡之时,它便一次次地激励起中国人的斗志与勇气。抗战时期,军人们唱着这首词走上战场。

又如林则徐写下的“苟利国家生死矣,岂因祸福避趋之”,他被充军发配伊犁途中,以此诗向家人言志并作别。后来这句诗常常被为国奉献的人用来表明心迹和决心。比如“两弹元勋”钱学森。

这就是诗词的力量,它不仅仅存在于一个时代,而会在千百年后仍然不断地被人们记起和传诵。因为历史往往循环,情感却是共通的。

正如当初疫情之时,我们看到援助中国的物资上写着“岂曰无衣,与子同裳”“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更看到我们援助海外的物资包装上写着“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那一刻,诗词已经成为人类情感相连、道义相通的最好表达。

3

诗词的力量,也足以让个人魅力迸发出耀眼的光芒。

关于诗词的作用,网上曾有个著名的段子:当你看到无边风月、绝妙美景,众鸟投林时,有的人只会说“哇,好美,哇哇哇……”但有的人却可以脱口而出“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哪种传神、哪种有画面感,一眼可知。

但这只是小道。对个人来说,诗词的力量则足以让人奋起,乃至改变一个人一生的命运。

很久以前听诗词大家叶嘉莹先生的讲座,被她的人生际遇、她与诗词的不解之缘深深感动。叶先生一生经历了战乱、失恃、家暴,最终都因从诗词中得到的支撑力量,而坚强地活了下来。母亲在火车上去世,17岁的叶嘉莹含泪写下“瞻依犹是旧容颜,唤母千回总不还”的《哭母诗》,为母亲棺敛,然后担负起抚养弟妹长大的重任;抗战时期,在北京四合院里,叶嘉莹听着凛冬的风声,写下了“尽夜狂风撼大城,悲笳哀角不堪听”的诗句;遭遇家暴时,叶嘉莹一度想自杀,但翻开王安石的《拟寒山拾得二十首》,看到“风吹瓦堕屋,正打破我头。瓦亦自破碎,岂但我血流”时,她陷入了沉思,幡然醒悟,从此开启了全身心投入诗词教学与研究的生涯;失去大女儿时,叶嘉莹一度不愿与外人接触,守丧三年,将悲痛写在了十首《哭女诗》中。最终,她在1979年毅然回到改革开放后的祖国,引领年轻人走进诗词世界。

在我们的诗词大会上,新时代的少年们对诗词同样有着深刻的理解,或者说深深的依恋。诗词于他们,也深入骨血,产生了非常深刻的影响。

在去年少年诗词大会小学组、初中组的两位冠军身上,我们便深深地感受到了这样的气质。

小学组冠军任丽伊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就是班级诗词擂台赛的擂主,从未输过。她因诗词而爱传统文化,汉服便是她决战颠峰的战袍,

初中组冠军上官张禾幼儿园时便开始学习唐诗宋词,“腹有诗书气自华”,自带着儒雅的气质。杭州师范大学教授、语文特级教师王崧舟曾评价他“温柔敦厚和聪明机敏两种气质在他身上得到了非常好的结合,这肯定跟他学习中国古典诗词是分不开的”。

这两位冠军有一个共同点是,对于中国古典诗词的认可,让他们不约而同地产生了一个想法:把中国诗翻译给外国人看。

五年级的任丽伊尝试着把古诗词翻译成英语与外教交流。虽然翻译水准尚未尽善尽美,但还是引得外教对中国古诗词竖起大拇指,她说“文化交流这座桥梁其实就在我们身边”。

刚刚参加完中考并被杭二中录取的上官张禾,则是将翻译《诗经》当作了紧张的学习间隙的休闲方式。

这是少年的勇气与自信。

文化自信从来不是塑造出来的,它蕴藏于我们传承有序的五千年文化中,蕴藏于从未间断的中华文明里。

而中国古典诗词则在其中占据了足够的份量与篇幅。

明天,且让我们静待那些以诗词为“武器”的少年们带来的惊喜与震撼。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