伪史论逻辑下的中国古书 包括中国在内,全世界正常流传的古籍、古文献都不是必须靠接近成书年代的书籍实物来自证真实性。 伪史论者天天讲中国的《老子》有战国或汉代帛书,也不管战国版和现行版本差别巨大到像是两种书.......外国的xx无公元前的完整实物,比如你这里也拿《老子》跟国外数学类著作对比。 举个例子: 一部书假托公元前10世纪名人的对话来讲述自然科学; 据记载,公元7世纪学习数学和天文历算的人必读此书,当时一位宗教人士还给它写过注(这位宗教人士在民间传说中接近半仙,拥有一些奇能异术); 此书现存最古老的可读本子是公元13世纪的,是传世本子,几乎没有发现过太早的出土文本; 当代学者根据其内容把成书年代定在公元前1世纪左右,还有个别学者认为早于前5世纪。 这部书按照伪史论者的逻辑和认知,是不是不太像公元前的作品?很好,伪史人把这本中国早期数学著作《周髀算经》给安排明白了。 南宋嘉定六年刻本《周髀算经》,上海图书馆藏,文物出版社影印 当然,作为正常人,我们知道《周髀算经》是假托先秦周公、商高、陈子等人的对话来讲述先秦-秦汉的数学和天文知识,中外学者根据内容把它的成书时代定在西汉,也有个别日本学者认为早于前5世纪。三国数学家赵爽、唐代道士李淳风都给这本书写过注,现存最早的南宋刻本也是根据更早版本刻的,只是更早的没能保存下来。而且,虽然《周髀算经》没有出土过稍长一点的残篇,但另一些简牍比如张家山汉墓的《算数书》也能印证当时的数学水平。 所以,如果有人用“存世最早版本竟然是13世纪的?” “没有出土公元前的原物!” “李淳风在民间传说里是个半仙,他写过注释也能信?”之类理由来质疑这部早期数学著作里的瑰宝,我们正常人都会觉得他脑子多少沾点......... 但如果你按照伪史论者的逻辑去看,那可不得了。伪史人一查唐代科举“明算科”把《周髀算经》列入必考书目,但此书没有宋代之前的可读文本存世,说不定直接把大唐给钦点成传教士 伪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