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伯人用古埃及木乃伊的裹尸布用于造纸贸易 在当今的埃及博物馆,常常能看到全身一丝不挂的木乃伊,但是实际上这些木乃伊最起码在六七百年前还是被包裹在厚厚一层亚麻布之下的。 中国纸张制造技术进入伊斯兰世界后,埃及也开始使用的中国纸,纸张材料主要是亚麻布和其他辅料。 中世纪近东地区的纸张通常以其坚固的材质和光亮的表面而与众不同。纸上没有水印。 初期的中国制造纸张非常昂贵。在中国,根据《后汉书》(公元25-220年)记载,纸张是在公元105年由蔡伦改进发明的。公元七世纪,纸张传入朝鲜和日本。公元751年,中国和阿拉伯军队在撒马尔罕发生冲突。中国军队战败,许多人被俘。其中有造纸工人,他们通过向阿拉伯人传授造纸秘诀来换取自由。 造纸厂随后在巴格达、大马士革、福斯塔特以及后来的摩洛哥建立起来。 造纸术在12世纪才出现在欧洲(西班牙、意大利),由阿拉伯人带去的制造技术。 中世纪的造纸业需要大量的亚麻布进行加工:根据中世纪历史学家(如巴格达的阿卜杜勒-拉蒂夫)的说法,其中一个来源是在古埃及木乃伊中发现的--木乃伊在制作中需要大量的亚麻布用来包裹尸体,距测量一位法老的木乃伊所需亚麻布几乎相当于一个篮球场大小的面积,甚至更大,据说有的木乃伊拆下的亚麻布条长度接近一千米。 因此,阿拉伯人为了生产纸张出口或者自己用,几乎将开罗附近的大部分墓地清空了,以木乃伊的裹尸布用于造纸贸易,而将木乃伊干尸粉末或沥青质木乃伊部分用作药物,可能只是造纸贸易的副产品。 估计,绝大部分使用中国纸写书或者写公文的,无论基督徒还是伊斯兰教徒,都不知道自己手中的纸张的原材料来自木乃伊。 直到公元14世纪,埃及还在向欧洲大规模出口纸张;到了16世纪,这种贸易发生了逆转,欧洲的木浆纸被进口到埃及。开罗市场的纸张贸易部门是最活跃的部门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