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缺席的爸爸,焦虑的妈妈,会养出失控的娃

有句话一直让我印象深刻:上天给了你一个缺席的父亲 就会赠送给你一个焦虑的母亲,最终只会养育出一个失控的孩子。 如果爸爸就像一团总也抓不住的影子 把教育大权甩手丢给妈妈,自己不参与、爱搭不理,影响的其实不只是孩子。 著名亲子专家强调过,决定孩子未来“够不够自信、觉得自己够不够好”的人,更多的是爸爸👨 这是因为爸爸代表了孩子与“他人世界”的连接 如果爸爸表现出的是对孩子的消极被动,对参与教育的不屑和疏远。 那么孩子只会觉得:我不配拥有别人的关心,我不好,我很糟糕😢 当爸爸缺席不在时,妈妈就不得不一天24小时在岗,生活的重心完全围绕孩子和家庭。 遇到事情没有人商量只能自己扛,长久下去,焦虑和怨气没有一个出口,必然会对孩子更加严格。 记得有一次著名主持人朱丹在微博上发飙,起因是动画片描述的妈妈形象让她生气。 看到她这么一说,我回想了一下,还真是: 《大耳朵图图》里妈妈就时不时发🔥 《大头儿子小头爸爸》里脾气暴躁的总是妈妈 《樱桃小丸子》里因为成绩不满发火的,也总是妈妈...... 为何妈妈们总是那么焦虑? 👉🏻归根结底,就是一个人承担太多,没有人分担。 父母完整的❤️才能给孩子提供充足的养分。 作为爸爸,不要忘记自己做父亲和丈夫的责任。 工作以外的时间,尽量多的留给家庭,留给伴侣和孩子。 工作再忙再累,也应留出固定的亲子时间。 给予孩子高质量的陪伴,陪孩子玩🧸散散步、谈谈心。 出门前和孩子认真道别、回家后一个暖心的拥抱 睡前花10分钟讲一个晚安故事等。 只要爸爸是全身心投入的,哪怕短短的几分钟的陪伴 孩子也能感受到爸爸的爱和温暖,从中得到滋养。 妈妈呢,也要知道自己的情绪直接感染到孩子,她的喜怒哀乐决定了孩子的情绪。 只有妈妈管得住自己,不轻易发🔥 对孩子有足够的耐心,孩子自然也学到妈妈的淡定自若,不会轻易冲动。 🌷父母各自分工,努力为孩子创造更好的生存环境,这确实是生活的必须。 ✨但比这更重要的,是妈妈的好情绪和爸爸的高参与,只有这样,才能营造出孩子内心持久的安全乐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