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与贵州交界处的“菇类村”,女性衣着开放,以母系社会为主

霸苍笙客栈 2024-08-03 08:18:51

在中国西南部,贵州和广西的交界处,藏着一个神秘的小村庄——菇类村。

这里,时光仿佛停滞,现代文明的喧嚣被群山阻隔。

当你踏入这片土地,眼前的景象会让你惊讶:女性们穿着仅有两片布料遮体的衣裳,大方自在地走在村中;年轻姑娘主动追求心仪的小伙,丝毫不觉羞涩。

究竟是什么样的历史造就了这个与众不同的村落?为什么在父权社会盛行的中国,会有这样一个以女性为尊的"世外桃源"?

菇类村,这个名字乍听之下,让人联想到遍地生长的蘑菇。

然而,当你真正踏入这片土地,你会发现这里的独特之处远不止于此。

村庄坐落在贵州和广西的交界处,被群山环抱,宛如一个与世隔绝的世外桃源。

这里的自然环境优美而神秘,茂密的森林、清澈的溪流,以及时不时飘过的云雾,都为这个村庄增添了几分神秘色彩。

菇类村的面积并不大,仅有16.91平方公里,但这片不大的土地上,却生活着272户、约1000多人的村民。

这里的人口构成也颇为有趣,以白裤瑶族为主,还有少量的苗族同胞。

白裤瑶族,这个名字本身就充满了神秘感,让人不禁想要一探究竟。

在菇类村,你会看到一个颠覆常识的社会结构——母系社会,这在现代中国是多么罕见啊!

在白裤瑶族,谈恋爱可不是咱们常见的男追女,而是女追男!

在这里,女孩们才是主角,她们想追谁就追谁,一点儿也不害羞,喜欢哪个小伙子,就直接上去表白,送礼物,约会,样样都敢。

男生在恋爱的时候就像是被追的小媳妇儿一样,乖乖听姑娘的话。姑娘说东他不敢往西,姑娘说来他不敢不到。

但是,等到结婚以后,情况就完全反过来了,新娘子嫁到男方家里后,就得听丈夫的。

这种反差告诉我们,白裤瑶族正处在一个特殊的阶段,就是从以前的母系社会慢慢变成父系社会。

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他们独特的服饰文化。

"两片瑶"这个称呼,源于女性只用两片布遮体的穿着方式,乍一看,这种装扮可能会让外人觉得过于暴露。

但在白裤瑶族的文化中,女性的身体,尤其是哺乳的器官,象征着生命的延续和繁衍。

在菇类村,你常常能看到妇女们毫不避讳地公开哺乳,这种行为在现代社会中可能会引起争议,但在这里,它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

这种开放的态度,不正是对生命、对母性最真挚的礼赞吗?

头发,在白裤瑶族文化中占据着特殊的地位,村里的人们终身留发,这一习俗背后有着动人的传说。

据说,头发是连接祖先的纽带,剪断头发就意味着与祖先失去联系。

白裤瑶族的建筑艺术同样令人叹为观止,他们的住宅采用干栏式结构,与周边其他民族相似。

这种建筑形式不仅能够有效防潮,还能避免野兽的侵扰,充分体现了先民们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智慧。

然而,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他们独特的粮仓设计,这些粮仓通常由四根立柱支撑,上面搭建一个小木房,形状有圆有方。

立柱高约一米,在柱子与木房的连接处,每根柱子上都套有一个光滑的瓦罐,这个看似简单的设计,实则蕴含着白裤瑶族人的聪明才智。

瓦罐的设置巧妙地解决了防鼠问题,老鼠即使能够爬上立柱,也会被光滑的瓦罐阻挡,无法进入粮仓。

这种设计不仅能够有效防潮,还能巧妙地防止虫害,堪称白裤瑶族的一大发明创造。

在菇类村,几乎每家每户都有自己的粮仓,通常建在房屋旁边。

而在乡政府所在地,则能看到规模更大的集中式粮仓群,这些粮仓整齐地排列成两三行,数量多达几十个,形成了独特的村落景观。

这种集中式的粮仓布局,不仅方便管理,还能够更好地保护粮食安全,体现了白裤瑶族人的集体智慧。

然而,神秘往往伴随着落后。

贫困,是这里挥之不去的阴霾,由于地理位置偏远,交通极为不便,村民们与外界的联系十分有限。

基础设施的落后更是雪上加霜,使得村民们的生活质量难以提高。

菇类村虽然保留了珍贵的文化遗产,但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村子四周被群山环抱,与外界隔绝,仿佛被时间遗忘在这片土地上。

唯一通往外界的道路崎岖难行,每逢雨季更是泥泞不堪,村民们出行成了一件极为困难的事。

这种地理上的隔绝直接导致了经济发展的滞后。

村民们主要靠种地为生,但由于交通不便,农产品难以运出去销售,收入自然也就微薄。

现代化的农业技术也难以引进,农作物产量始终无法提高。

基础设施的落后更是雪上加霜,村里的供电系统不稳定,经常停电;自来水管网覆盖不全,许多村民还在依赖山泉水;医疗卫生条件简陋,村民生病了只能自己扛着,严重时才会考虑跋山涉水去镇上就医。

村里只有一所简陋的小学,高年级的学生不得不到镇上寄宿读书,这不仅增加了家庭的经济负担,也使得许多孩子失去了接受更高教育的机会。

这种贫困和落后,如同一层厚重的迷雾,笼罩在菇类村的上空。

它不仅影响着村民们的日常生活,也在无形中阻碍着年轻人对未来的憧憬和追求,如何在保护传统文化的同时实现经济发展,成为了摆在菇类村面前的一道难题。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推进,白裤瑶族的年轻人越来越多地选择外出务工。

这种人口流动不可避免地带来了文化的冲击。传统服饰可能被现代服装所取代,独特的婚恋文化可能逐渐淡化,甚至连那些富有智慧的粮仓也可能因为现代储粮技术的普及而失去作用。

面对这些挑战,我们需要思考如何在保护传统文化的同时,推动白裤瑶族社会的发展。

或许,我们可以通过发展文化旅游,让更多人了解并欣赏白裤瑶族的独特文化。

我们也可以鼓励年轻人学习和传承传统技艺,让这些智慧在新时代焕发新的生机。

参考来源:

百度百科:菇类村

南丹县人民政府:《白裤瑶不为人知的四个秘密》

2 阅读:14

霸苍笙客栈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