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总统解散政府!朔尔茨卸任倒计时,经济衰退成导火索?

摸鱼且勤快 2025-03-26 18:30:14

2025年3月25日,德国总统施泰因迈尔一纸解职令,宣告朔尔茨政府正式解散。这一动作并非突发政变,而是德国《基本法》的常规流程——新一届联邦议院成立后,旧政府自动卸任。然而,看似程序化的操作背后,却折射出德国深陷经济泥潭、民意沸腾的动荡现实。

一、经济衰退:压倒朔尔茨的最后一根稻草

朔尔茨政府的落幕,与其说是政治博弈的结果,不如说是经济持续低迷的必然。2024年德国GDP再度萎缩0.2%,连续两年负增长,创下2003年以来的最差纪录。民众最直观的感受是物价飙升:一条面包从1.5欧元涨至2欧元,家庭年均能源开支突破5400欧元,失业人口更攀升至300万。

转载:央视新闻

笔者观点:

朔尔茨在任期内未能扭转颓势,甚至坦言“德国正经历前所未有的衰退”。经济问题已从数据演变为民生痛点,民众对政府的信任度断崖式下跌。正如德国民众丹尼拉所言:“我们不仅担忧钱包,更看不到希望。”

二、新政府组阁博弈:保守派强势回归与政策转向

随着联盟党(基民盟/基社盟)以29%得票率成为议会第一大党,德国政坛风向骤变。新当选的联邦议院议长克勒克纳,曾是默克尔时代的农业部长,其经济政策主张被解读为“务实改革派”的信号。

转载:央视新闻

三大核心挑战:

经济振兴:联盟党计划设立5000亿欧元基建基金,并修改“债务刹车”条款,以财政扩张刺激增长;

移民收紧:拟暂停家庭团聚、扩大遣返国名单,设立海外避难处理中心,被称作“数十年来最严政策”;

国防升级:主张将国防支出提升至GDP的3.5%,远超北约2%的目标,引发社民党担忧。

矛盾焦点:联盟党与社民党的组阁谈判陷入拉锯战。前者希望复活节前完成组阁,但两党在移民和国防议题上的分歧,恐拖累政策落地效率。

三、内外交困:德国能否破局?

新政府不仅要应对国内经济与移民压力,还需直面国际变局:

特朗普“关税大棒”:美国对欧贸易政策的不确定性,或进一步冲击德国工业出口;

俄乌冲突余波:能源价格高企与援乌成本,持续消耗德国财政资源;

极右翼崛起:选择党跃居议会第二大党,其反移民、反欧盟主张可能加剧社会撕裂。

转载网络

笔者洞察:德国正站在十字路口。若新政府无法快速扭转经济颓势,极右翼势力或将借机扩张,甚至动摇欧洲一体化根基。施泰因迈尔对朔尔茨的“卸任致敬”,更像是对一个时代的告别——德国需要的不只是新内阁,更是一场结构性改革。

结语:从“欧洲引擎”到“困兽之斗”

转载:央视新闻

从默克尔时代的稳定到朔尔茨时代的动荡,德国政坛更迭映射出全球化的复杂挑战。新联盟能否以铁腕政策重振经济、平息民怨,仍是未知数。但可确定的是,德国的选择将深刻影响欧洲乃至全球格局。正如网友调侃:“面包涨价可以忍,但若‘德国制造’的金字招牌褪色,才是真正的危机。”

(注:文中数据及事件均整合自权威媒体报道,引用请注明来源。)

1 阅读:36
摸鱼且勤快

摸鱼且勤快

每天更新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