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原著“蠢的可笑”的顾家人:他们,被顾偃开保护的太好

狐小仙 2023-07-09 09:22:41

顾廷煜过世后,顾家开始分家了。

对于被迫分家一事,顾廷烨的五叔五老太爷,只觉着满腔屈辱,颜面尽失,终日躲在书房,拒绝去看“那个不肖侄子(顾廷烨)”的暴发得意嘴脸。

这样的坚持下,五老太爷的艺术成就倒直线上升,挥笔写下的大字,淋漓奔放,一股忿忿之意直欲脱纸而出,即兴赋就的诗,激昂豪迈,平仄自如。

看着自己的大有进步的墨宝,他不禁怀疑,自己读书为官皆不成,会不会是因为日子过得太舒服了?

莫非他也得去吃些苦头,才能有所成就?

为什么要提这一段呢?

因为,顾家的四房和五房,被顾偃开保护得太好了。完全就是两个巨婴,还蠢得可笑!

其一,顾偃开的父母早已经给孩子们分家,他们却赖在宁远侯府不走!

第一次分家,是顾家亏空了银子,要被皇帝处罚时。

顾偃开的父母为了保住家财,就给几个孩子分家了。

庶出的规矩,分家后,或依附宁远侯府生活,或到外地谋生。

可嫡长子顾偃开在戍边,暂时无法回家,顾偃开的母亲就默许四子和五子继续住在宁远侯府。

第二次分家时,顾偃开的父亲已经过世,顾偃开的母亲也缠绵病榻。幸好皇恩仁厚,召了顾偃开回京,他亲手从母亲手中接过产业。

但两个兄弟一个是青楼楚馆的火山孝子,一个是自诩清高的假名流学士。

所以,顾偃开继续默许两个兄弟与自己住在一起。

其二,顾偃开遵循长兄如父的原则,养了两个巨婴弟弟。

许是顾偃开的母亲瞧出了四子和五子的自私和无能,所以,她过世前把孩子们都叫到了床边,亲口说了:

“待我过世后,你们父亲的那份三房平分;而我的陪嫁和体己银子统统给你们的大哥顾偃开。”

四老太爷不服气,可母亲在的时候不敢说,待她过世后,四老太爷却硬说母亲当时病糊涂了,说的话不能当真;还找了几位出嫁的姑太太来灵堂吵了一通!

最后,顾偃开将母亲的财产分了,自己却一分没落着。

其三,四房和五房打秋风成了习惯。

顾家的三兄弟,在父母过世后,虽然依旧住在一起。

私下账目却是分立了的。

可凡在府里当着差事的,洒扫,针线,值夜,不论身契归了哪房,都是到顾偃开这里来领月钱分例。

甚至,四老太爷在外头吃酒,五老太爷买了字画,在酒楼铺子记了账就走,事后也是顾偃开一一付清的。

对于顾偃开为自己付银子的事情,五老太爷是不知情的。可四老太爷却觉得长兄顾偃开是最宽厚的人,他不计较银钱,只是做哥哥的想叫弟弟们的日子好过点。

这样混不吝的想法,就知道四老太爷是个巨婴了。

所以,在宁远侯府的人牵扯逆王案时,他们求顾廷烨捞人时,他们的态度始终是高高在上的。

先是顾廷炳的媳妇指责明兰不关心宁远侯府的事情:

“弟妹可真是个大忙人,咱们使了多少人去寻你,见不着人也就算了,我说你到底跟烨二兄弟说了没?咱们这儿都火烧眉毛了,你还跟不知道似的,敢情不干你的事!”

然后,四老太爷故意拱火,指责顾廷烨夫妻隔岸观火!

顾廷炳被判流放后,她的媳妇还指着明兰的鼻子说:“我知道我家那位得罪了侯爷,可不看僧面看佛面,到底是一个祖宗的,怎么好瞧着他兄弟受罪呀!侯爷也忒狠心了,这么见死不救……”

甚至,在求顾廷烨帮忙营救顾廷炳时,他们还让顾廷烨瞧在顾偃开的面子上。

明兰都不禁暗自腹诽:当下时局都变了, 你们这群人和顾廷烨本来就有仇。还不诚恳地认错,请求顾廷烨原谅。

端什么长辈架子,顾廷炳又不是顾廷烨生的。

结语:五老太爷搬走时,顾廷烨曾对明兰说过顾偃开对五弟的评价——“纵算不通世故,到底重信守诺,不失君子之风。”

可见,老好人的顾偃开对两个弟弟的性格和做事风格,心里是清楚的。

但是,他却愿意做那个烂好人,任凭他们抹黑自己的儿子顾廷烨,却不去清查事情背后的真相。

只可惜,顾偃开至死不知,因为他的包容和保护,两个弟弟愈发不成样子。

老四无赖泼皮,只想打秋风,占便宜。老五一身清高文人做派,还极认死理。

不好,好在老五是个好的,在经历的一系列的变故后,他觉醒了,带着妻子和孙子去摩尼山书院为教席。

做一个童子启蒙的老师。

而老四却为了与扬州瘦马寻一夜之欢,半身瘫痪了。

不知道,这个结局,顾偃开是否后悔,将两个弟弟保护得太好?

0 阅读:216

狐小仙

简介:每个人都渴望有个依靠,整个人也不浮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