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展出的时候,70多岁的高月英阿婆和她的闺蜜们一起来看展。她们几个人站在照片前,仔细辨认照片上的人和事,聊起当年在三八海塘集体劳动的场景,让人真的很感慨。”7月29日,在浙江舟山蚂蚁岛的暑期社会实践实地调研结束近半个月后,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21级硕士研究生张文杰依然记得这个令人感动的画面。
记者了解到,今年7月6日至15日,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12名师生奔赴舟山,用文字和镜头记录蚂蚁岛渔村人民的日常生活和奋斗故事。张文杰口中的展览是一场名为“蚂蚁岛里道眼(方言,指“在这里”)——蚂蚁岛的日与夜”的渔村民间艺术展览,也是此次暑期社会实践成果的一部分。
北大学生筹办的“蚂蚁岛里道眼(在这里)——蚂蚁岛的日与夜”展览全景。图/北京大学官方微信公众号
头脑风暴中临时决定“办一场展览”
一盏油灯、几张渔网,一台上个世纪60年代的公用大喇叭、已然发乌的算盘,一艘渔村村民手工制作的木船模型和两个浮漂,近百张展示渔村生活的照片,再加上学生们采风时录下的当地人的声音……走进位于蚂蚁岛的一间房子,展览中众多看似寻常的物件带人“闪回”蚂蚁岛的过往。
蚂蚁岛位于浙江舟山群岛东南部,面积不足3平方公里。这里诞生了中国渔区的第一个人民公社,在实践中凝结出以“艰苦创业、敢啃骨头、勇争一流”为核心的蚂蚁岛精神。从以传统的渔业生产为主,发展到专注于虾皮生产及红色文化旅游,蚂蚁岛的发展之路不断清晰。在这个过程中,小岛人民是蚂蚁岛历史的见证者和书写者,也是蚂蚁岛精神的缔造者和传承者,在无数个日与夜里,以辛勤的汗水写下了蚂蚁岛的故事。
在渔船上整理渔网的阿公们,为休渔期后的出海做好准备。图/北京大学官方微信公众号
“这个展览其实不是我们提前规划好的。”实践团团长、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19级本科生赵绮萱是本次展览的策展人之一。她告诉记者,每年暑假学院都会有众多实践活动,成果一般以新闻稿和调研报告为主,“我们到了岛上之后了解了阿公阿婆的故事,觉得单用文字报道不足以呈现他们对小岛的热爱。”
记者了解到,实践团成员被分成了文字组和视频组,其中,文字组主要负责从基层干部、当地村民、船厂工人以及讲解员的口中了解蚂蚁岛的历史、当下与未来;视频组主要负责拍摄素材并剪辑相关视频。在这次展览中,视频组主要负责展品筹备,文字组提供辅助。
实践团文字组和视频组成员就此展开“头脑风暴”:用什么样的方案才能更好地呈现蚂蚁岛的日与夜?有人想到类似慢综艺的小视频,有人想到可以引导众人在岛屿打卡的形式……最终,实践团成员们决定用一场展览呈现。
“当地的自然风光很好,也有很多生产劳动的场景,十分生动。我们在跟当地渔民交流的时候也发现,他们也很愿意展示一些有当地特色的东西。”张文杰说道。
经过六天的实地调研与取景拍摄,实践团收集到许多图像、文字资料与岛民的日常物件,最终在展览中得以呈现。记者了解到,“蚂蚁岛的日与夜”展览共分四个主题,每个主题名都取自蚂蚁岛当地的民谣和诗歌,分别从人文风光、自然风光、人物肖像、生产劳动四个维度呈现蚂蚁岛及其渔民的生产生活图景。
展览内容主要由照片和实物两大主体组成,其中照片大部分由实践团的同学们在登岛期间拍摄,而实物则包括渔民们日常的生产生活工具和由他们亲手制作的艺术品。
在实践团的师生看来,每一位岛民都是此次展览的主角,每一张照片、每一个物件都勾勒着蚂蚁岛劳动人民平凡而动人的奋斗故事。
挨家挨户借老物件,“有的展品是‘捡’来的”
展品是展览中最重要的内容。此次展览中展出了很多实物,比如展厅中颇为显眼的渔网、缆绳、木船模型和两个浮漂。
赵绮萱告诉记者,有的展品是从当地渔民家中借来的,“有的展品是‘捡’来的。”她表示,因为是临时决定办展览,所以筹办时间并不多,“我们吃完晚饭就在岛上转着‘捡破烂’,误打误撞走进了一个小巷子里,就看到了浮漂和缆绳。”询问过没有渔民认领之后,赵绮萱和小伙伴们一起将物品加入到展览之中。
还有很多物品是从当地渔民家中借来的。“我们挨家挨户跟阿公阿婆借老物件。”赵绮萱告诉记者,展览中房间正中央摆放的“兴财号”船只模型即来自于“捡破烂”时遇到的当地渔民——80多岁的夏秀夫。
“就在那条小巷子里,我们看到有一家门口放着一个手工做的小船模型,觉得非常好,想要放进展览里。但是我们去了两次都没人在家。”赵绮萱回忆,第三次晚上7点前去时终于看到了木船模型的主人夏秀夫,“他年纪很大了,不会说普通话,我们也听不懂他说话。他就进屋拿了一个纸壳,让我们把话写在纸壳背面。”
赵绮萱和小伙伴们用纸笔和老人交流,告诉夏秀夫想要借木船模型一用。“他(夏秀夫)突然拿着蘸水的大毛笔在地上写字,给我们讲这个船的历史、模型船做了多久、船上的每一个零件是用来做什么的、蚂蚁岛的精神是什么……”赵绮萱笑着说道,老人的话很细碎,但能听出来他在尽力地告诉学生们老祖宗传承下来的物件和精神。
与此同时,展览中还有很多当地渔民自己珍藏的作品。
比如展览最开始的地方有一张手抄报,上面形象地画着当地人搓草绳、造大船,筑三八海塘、向大海要土地的劳动场景。这是今年99岁的当地渔民李云堂自制的。他在七年前开始自学制作手抄报,他的手抄报曾在蚂蚁岛各处的宣传栏中展出,这次展览展出了他绘制的一份手抄报原件。
再比如,桌子上摆放的形象逼真的渔船画。这是当地渔民王松康的珍藏。王松康是典型的“民间”艺术家,没有接受过专业培训,自己摸索找到了绘画的门道。他的家中珍藏着许多渔船画,最大的一幅长达十米、耗时四个月才完成。这次向他借来的画作再现了渔船出海和蚂蚁岛妇女围建三八海塘的场景。
看见、记录更多普通人的故事,连接远方与我
曾任蚂蚁岛长沙塘村妇女主任、农业队长,与岛上妇女一同搓草绳购置机帆船的李雪浓阿婆;蚂蚁岛上首批“女老轨”(女轮机长)之一,打破女人不能出海传统的林妙珠阿婆;开山炸石的“六姑娘石匠队”成员邹吉叶阿婆;见证妇女集资造船、搭建三八海塘历史的高月英阿婆;曾任蚂蚁岛人大主席、大队书记,积极推动集体化工作的李维亚阿公……记者注意到,在蚂蚁岛发展中起过重要作用的人物在展览中一一呈现。
张文杰告诉记者,“实践团一到当地就采访了一些很有代表性的老人,他们都很好。但我们还想挖掘更多的人物故事。夏阿公一个普通渔民,他不是模范代表人物,也不是推动当地生产改革的领导者,但他的生活同样很鲜活,也见证着当地的发展。”
在访谈中,张文杰了解到,夏秀夫年轻时阶级成分不好,只有小学学历。改革开放的好政策和勤劳的本性给他的生活带来了改变,“他三个儿子也是渔民,都非常勤奋,后来家里慢慢盖起了二层小楼。现在孙辈也都进入了大学学习,有的还读了研究生,甚至出国交流。生活范围不再局限于蚂蚁岛。他看见我们特别高兴,也很愿意跟我们分享以前的生活。”
让赵绮萱倍感温暖的还有夏秀夫写下的一张字条,“当天太晚了,拍的照片不好,我们就跟夏阿公说第二天白天再来拍摄肖像照。”赵绮萱和同学第二天来到这里的时候发现门口有一张字条,“上面写着‘如果北大的同学来找我,联系不到我就打电话’。”
让更多的人看见在蚂蚁岛发展中默默无闻但同样重要的普通人,成了这次展览的意外收获。
赵绮萱坦承,这是实践团成员第一次办展览,时间很紧张,“可能看上去不像其他展览那么有艺术气息,但它展现了蚂蚁岛的发展。”让赵绮萱十分感动的是展览当天下午,很多渔民呼朋唤友一起前来,“岛屿也不大,我们在这里几天见了很多人,那天看着他们来每个人都很面熟。他们一边看展一边聊天,这是谁、这是不是你……”
“其实本来以为是我们来讲述蚂蚁岛的故事,但最后在展览中才发现,这不是北大学生的展览,是专属于渔民自己的展览。我们只是一个收集者,收集展品和故事,用展览的手段呈现了出来。”赵绮萱说到。
曾接受实践团采访的高月英阿婆穿上了漂亮的“奶奶衫”,和几个闺蜜一起前来。“她们都曾在三八海塘建设中出过力。现在就站在三八海塘附近的屋子里,看着照片中集体劳作的场景,有一种历史的闪回和呼应,让人非常感慨。”张文杰说道,高月英的故事并非多惊天动地,她也是当时参与三八海塘建设的所有妇女的一个缩影,“大家都能看到的是在男人们出海捕鱼劳动,可能看不见的是很多妇女在背后做渔网、搓草绳。她们同样在蚂蚁岛的发展做出过很多贡献,但可能以前没有被看见。”
学生在社会实践中获得更多成长
“蚂蚁岛是一抬头就能看见海的地方,我是新疆人,这跟我从小的生活环境完全不一样。”在海岛生活了几天的赵绮萱,在这里深入感受到了渔业生产的魅力,“岛上生活的人以老年人为主,这里的生活节奏很慢,跟老年人说话聊天也不赶时间,也是第一次体验到跟老人长时间交流是能学到很多东西的。”
赵绮萱告诉记者,老人们大多说的是方言,并不擅长说普通话。因此,老人和学生们之间的交流有时候有赖于“翻译”,有时则回到了最传统的纸笔交流、甚至是手势,“听不懂的时候就会连说带比划,那一瞬间就觉得人与人之间的连接变得很具象。”
张文杰也表示收获不少。事实上,这不是她第一次在社会实践中深入农村。2022年暑假,她和小伙伴们一起在陕北高原黄河岸边的佳县泥沟河村里,为当地老人免费拍摄肖像照,用镜头记录下劳动人民最朴实的笑容。
在张文杰看来,无论是去年拍摄肖像照还是今年的艺术展览,都是和当地紧密连接的社会实践活动,“这种活动非常有意义,我们不是去完成一次参观游览的任务,希望真的能给当地的人们留下些什么。”
大学生为什么要进行社会实践活动?实践团带队教师、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王洪喆表示,社会实践活动是大学生了解社会的重要渠道,“无论是新闻与传播学院的育人思路,还是我个人的教学风格,都十分强调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这个专业本身是与现实联系十分紧密的。”
之前在疫情期间、学生不能顺利返回校园时,王洪喆就曾在课堂中引导学生通过访谈家人完成家庭史写作,鼓励学生群策群力,共同策办家庭史展览。“效果非常好。”王洪喆表示,在校期间,学生课业繁重、时间有限,暑假正好方便学生深入各个地方开展调研,“他们还要写出调研报告,要跟课堂中学习到的知识联系起来。”
“调查研究是我们做好工作的基本功”“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王洪喆表示,作为教师,要紧跟党的步伐,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在基层探索,用自己的知识让老百姓也有所得。
每年暑假都是各大高校学子进行社会实践的高峰期。如何让学生们在社会实践中真正有所收获?王洪喆提出,首先可以丰富实践团队组成,“比如我们实践团队里,既有本科生也有研究生,还有准博士生、直博生,不同年级的学生各有特点。高年级学生比较有经验,可以担任实践团团长或小组组长;低年级的学生好奇,有主动提问的意识。大家在一个团队里,也可以互相学习。”
与此同时,王洪喆强调实践团的指导老师也要深度参与社会实践,“我跟学生们一起在蚂蚁岛上调研,一起参与布展,我们是师生,也是朋友。从一定程度上来讲,这也是教学相长,是一种传承。”
最后,王洪喆提出,在社会实践中一定要将专业特点发挥出来。“我们不是社会学或人类学专业,我们是新闻传播专业的学生。除了调研报告之外,我们也要思考,如何利用恰当的形式将我们的调研成果传播出去,如何帮助当地做好宣传、解决实际问题。”王洪喆提到,学生们精心编写了微信公众号文案,也得到了媒体的关注,“学生们更有成就感,对自己所学的专业也会更加有信心。”
记者了解到,虽然在蚂蚁岛的实地调研已告一段落,但北大师生们的社会实践并未结束。他们正在整理此次社会实践的素材。“目前视频组会出一个小的纪录片和Vlog,现在已经完成粗剪,还在继续打磨。”赵绮萱告诉记者,文字组同学也正在认真撰写调研报告。
新京报记者杨菲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