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金灿荣]
在很可能决定未来世界格局特征的中美俄欧关键四方之中,欧洲是一个关键变量,在美欧没有彻底绑定的时候提醒并推动欧洲保持一定战略自主至关重要,欧洲内部这方面的声音也较强烈。接下来就要看中欧双方具体怎样去做,能否基于既有战略共识、共同利益诉求以及诸多领域合作前景推动双边关系行稳致远。
国际秩序与世界格局正在动荡中加速演进。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当前,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对这些“变”,一个高度凝练的概括就是习近平总书记多次阐明的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笔者认为,这里的百年变局不能简单理解为一百年之变,而应该是五百年之变,“变”的核心主要在于“东升西降”。
“地理大发现”开启西方五百年优势
世界格局一般取决于国家间力量对比,过去500年来的局势恰恰是西方力量一直处于领先甚至主导地位。为什么是从500年前算起呢?因为西方这种优势主要是从“地理大发现”开始的,即从1492年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以及1522年麦哲伦首次环球航行那时候起。
“地理大发现”给西方带来两大优势。一是知识优势。它们对世界的了解较之当时的东方变得丰富和领先很多。二是资源优势。西方本来就有殖民传统,欧洲人在“地理大发现”以后立即开始大规模殖民并在较短时间内占据南北美洲、澳洲、非洲和乌拉尔山以东的北亚等地区。
欧洲面积只有大约1000万平方公里,而在殖民扩张之后染指或占据的范围在地理上差不多相当于11个欧洲。与之对应,欧洲掌控的资源大为扩展。地盘和资源急剧增加而人口没有相应程度的增长,就导致了人力相对不足,进而推动欧洲寻求发展机器并一步步走向工业化,逐渐以较早的工业现代文明领先东方相对落后的农业文明,西方工业社会也对东方农业社会形成“降维打击”。
“东升西降”带动世界进入“大争之世”
西方因为“地理大发现”和工业革命超越东方并主导世界,构成过去500年来世界历史的一个基本特点。但进入本世纪后,这种力量对比开始发生变化,出现“东升西降”态势。
“东升”主要就是三支力量。其中首要也最受关注的当然是中国,另外两个则是印度和东盟。新加坡学者马凯硕将之简称为“CIA时代”,即中国(China)、印度(India)和东盟(ASEAN)的时代。虽然拉美、北非和撒哈拉以南非洲以及西亚、中亚等这些广泛意义上的东方力量还未全面崛起,但以“CIA”为标志的亚洲时代到来,已足够撑起“东升”局面。
“西降”则主要表现为两支力量相对走弱。西方的主体通常是指美国、西欧和日本。目前美国的相对实力依然很强,但它的“左膀和右臂”即欧洲和日本都在出现明显走弱。
作为欧洲主体的欧盟于1992年2月7日《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签订后宣告成立,当时初始15个成员国GDP总和高于美国,而现在扩员到27国后,欧盟GDP不仅远远落后于美国,也排在中国后面——2022年美国GDP25.5万亿美元,中国约合18万亿美元,欧盟加起来只有16.7万亿美元。
除了在经济总量上表现乏力,经济结构上也面临短板和困境,比如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不少新兴产业目前主要呈现为中美竞争态势。美国风险投资机制拥有较为长远的战略眼光,较早就在这些领域下注直到现在收获果实,随后中国主要科创企业立即跟进并快步追赶,而欧洲目前几乎没有动作。
日本经济乃至综合的国际影响力下降也较明显。2021年日本GDP大约5万亿美元,去年因为日元贬值等因素降至4.23万亿美元,具体到人均只有3.7万美元,已经低于发达国家人均GDP标准4万美元。而且日本经济未来增长潜力堪忧,日本市值最高的10家公司持续集中在汽车和能源等少数领域,使世界第三大经济体在优势产业分布上稍显失调,对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更是力有不逮。
这就是当前西方世界内部的一个概况。而在“左膀右臂”走向衰落的时候,美国不是施救而是进一步“割韭菜”。
东方“CIA”三支力量上升而西方欧日两支力量相对下降,让世界正经历百年变局并呈现“东升西降”的态势就更明显了。如前所述,国家间力量对比发生变化往往导致世界格局变化。过去由西方主导的秩序和格局走向消解或变革带来诸多不确定性,其中包括大国竞争加剧。
借用中国古话就是“大争之世”开始,就像中国历史上西周结束转入东周列国时代,各诸侯国只能依靠自身力量和谋划来求生存发展,天下就此进入春秋争霸、战国争雄时期。以此类比,当今国际秩序与世界格局就相当于进入了世界意义的“春秋战国”时代。而在这种“大争之世”,关键还是要看最有分量和影响力的国家或行为体如何发挥作用。
扯淡,美西西欧一丘之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