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生活报
把窗外的风景“搬”进房间自制炫彩糖葫芦在鱼缸里复现“海市蜃楼”
哈工大硕士毕业的网红博主赵琦:拍科普视频火出圈
生活报记者周际娜
“河水”在天花板上缓缓流淌,“小桥”一直向下延伸到对面的墙上,对面楼上晾晒的床单正随风飘荡。有人骑车驶入小区,她指着墙壁上快速移动的蓝衣小哥,激动地说:“我的外卖到了!”
这个夏天,80后全职科普博主“皮卡悠”很出圈。这位毕业于哈工大的女硕士,用锡纸遮住窗户,买了个焦距3000毫米的凸透镜,通过“小孔成像”原理,把窗外的风景“搬”进了自己的房间里。等待一周后,她终于盼来一个晴天,躺在床上,和猫咪一起欣赏云朵在墙壁上“舞蹈”。
属于理科生的浪漫,不止于此。两年多来,皮卡悠用衍射光栅做过炫彩糖葫芦、把西瓜皮切成“连环套锁”,给网友演示如何用一杯糖水旋转光线,还在鱼缸里复现“海市蜃楼”……她的这些科普视频广受欢迎,不仅被各地的物理老师搬运到中学课堂上,还曾被孩子家长复制,“给整个广场的娃带来了快乐”。
“祝你永远保持一颗好奇心”
科普博主皮卡悠,本名叫赵琦,老家在黑龙江省鸡西市,哈工大硕士研究生毕业,学的是机械设计。她的科普视频,结尾常有这样一句话:“祝你永远保持一颗好奇心。”
赵琦从小就好奇心旺盛,童年时常问母亲一些奇怪的问题,比如“月亮那么高,假如地球上的人一个骑着一个的脖颈,能不能够到月亮?”她还很关心太阳落山落到哪里去了,找不到答案,“就在梦里一直追着太阳跑,看到落山后的太阳,正在山脚下休息”。
赵琦坦言,自己小时候挺幸运,不像现在这么卷,可以有大把的时间在家看闲书。她当年有好几套不同版本的《十万个为什么》,上学后父母还给她订了很多报刊。她是《科幻世界》的忠实读者,最喜欢的科幻作家是罗杰·泽拉兹尼和刘慈欣,当年《三体》也是追着杂志连载读完的。
上高中后,赵琦严重偏科,只不过偏的是理科。报志愿时,她选择了哈工大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让她有些意外的是,“全班30人,只有3个女生”。她一路读到了哈工大硕士研究生,还很有摇滚精神地自学架子鼓,成为了乐队的一名鼓手。
毕业后,赵琦进入一家做石油服务业务的外企,地点在深圳。她当时的工作是坐着直升飞机,去海上平台给油井安装电泵。后来,她被公司派到英国、加蓬、美国常驻,在国外生活了9年,其间,去过十几个国家,领略了很多不同的文化,也结交了各国的朋友。
从外企裸辞回国当科普博主
在大厂工作,虽然薪水颇丰,却也让赵琦渐渐地陷入了自我怀疑。“我不甘心在别人的规则里,一直做个螺丝钉。”她把物理学家劳伦斯·克劳斯的一段话,抄在便签上,贴在了电脑显示器边框上,经常诵读,以此抵挡眼前的“苟且”——“你身体里的每一个原子都来自一颗爆炸了的星星,你左手的原子与右手的原子也许来自不同的星。这是我所知道的物理学中最富诗意的事:你就是星尘。没有星星的爆炸就没有今天的你,因为那些让生命产生和演化的元素——碳、氮、氧、铁,并不是在时间之初就存在的。他们是在星星的核熔炉里创造出来的,而让这些元素进入你身体的唯一途径就是这些星星甘愿为你爆炸。星星死去,才有了今天的你。”
对赵琦而言,这段深邃浪漫的文字,既是慰藉也是指引。她在国外看过大量科普视频,便也想用业余时间做一些。她最初剪辑的几条视频是解释数学问题的,后来开始尝试做各种实验。
她把西瓜皮切成“连环套锁”的形状,在视频文案里写道:“夏天到了,没有什么比吃一个冰镇西瓜更赞的了,如果有,那一定是连环套锁瓜”;不加一滴色素,她把冰糖葫芦放置在一张薄薄的衍射光栅上,用光学原理做出了闪闪发亮的炫彩糖衣;她在家里用一杯普通的糖水,使光线呈现出了缤纷的色彩……这些有趣且有技术含量的视频,播放量逐渐攀升。
2021年9月,赵琦裸辞回国,跟丈夫定居惠州,决心当个全职科普博主。这个看似莽撞的决定,其实让她纠结了很久,“我一直是一个内在丰富却不常表达的人,这一次,我想要开始表达自己,为了自己喜欢的事情去努力,哪怕收入微薄、无人叫好”。她希望自己拍出来的科普视频,能让“有中学理化基础的人都看得懂”。
在鱼缸里“养”出“海市蜃楼”
一年多来,赵琦做过十多个实验,比如用亚克力板做出四维空间的超立方体;自制一台大气电场小电机,从空气里免费取电;剖开小鸟哨,解析它是怎么吹出鸟叫声的;用吹风机模拟风洞实验……这些视频的灵感,大多来自她看到物理理论、实验和对生活的观察,“我的每一个视频,都是曾经带给我这一声‘哦——’的选题,我特别希望看到的网友,也能体验到跟我当时一样的那种灵光乍现的快感。”赵琦说。
为此,她买回家很多奇奇怪怪的工具和材料,花了四五千,平均每个视频花费200多块钱。她有两台3D打印机,还买过亚克力板、凸透镜、玻璃贴膜、化学药剂等,家里至今还剩下半桶聚乙二醇和半麻袋白糖没“消化”完。
赵琦最出圈也最耗时的实验,是在鱼缸里“养”出“海市蜃楼”。在水缸下层充满高折射率的溶液,再在上层注水,静置一段时间让溶液扩散,就可以得到上浓下淡的逐渐分层的溶液,这种溶液可以让光路弯折成一条弧线,复刻出海市蜃楼的效果。原理很简单,但实操挺复杂,难到她差点想放弃。
她第一次做这个实验是去年6月,当时因为买的白糖纯度不够,“翻车”了,只重现出一场“沙尘暴”。很多热心网友纷纷发私信鼓励她,并积极支招。于是,赵琦继续买来甘油、糖浆、葡萄糖、聚乙二醇等溶液,逐一测试。
去年11月,她在鱼缸里铺上塑料草皮,放入“小房子”“马匹”和几只“小羊”,注入小半缸聚乙二醇,盖上一层塑料膜。在加入清水后,她小心地抽掉塑料膜,让两种液体慢慢融合。等待15天后,她终于成功了,鱼缸里清晰地出现了“海市蜃楼”的景象,网友们惊呼“太牛了!”
在这个播放量近千万的视频结尾,她留下一行字:“送给仍相信奇迹的你。”
视频被物理老师“搬”进中学课堂
由于有些实验较为复杂,而且未必每次都能成功,赵琦更新视频的频率很慢。她目前一共更新了26条视频,平均每个月一条。她的这些“诚意之作”,广受好评且颇具现实意义。不少网友感慨:“第一次刷短视频竟然有种上物理课的感觉;15万旳粉丝,整出了1500万的活儿!”
有高中生给她发私信:“我对这些理论实践很感兴趣,看那些死板的书籍很难理解,但看完你的视频后,突然通透了,姐姐你太牛了!”有初中物理老师留言询问:“感觉这种视频非常适合给初中生看,我可以转载吗?”一位网友对“小孔成像”的视频很感兴趣,想给卧病在床的爷爷在家里做一个,“把窗外的风景投进来,让爷爷躺着也能看风景”。还有人根据她分享的配方和材料,用洗洁精、瓜尔豆胶、纯净水、泡打粉,以及固定在长杆上的去芯棉绳,制作出了巨大的泡泡,“谢谢你,我花60块钱,给整个广场的娃带来了快乐”。
虽然,赵琦做科普博主的收入,远不及在外企时的薪资,但她觉得眼下的这份工作,快乐且有价值。这个兼具浪漫与理性的网红博主,还跟记者“剧透”了一下,未来,她想做个全息投影,把妈妈打太极拳的视频放进去,还要做出炫酷的“碳纤维手臂”……
好奇心是创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