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属公证机构实行“全年无休”服务模式

半岛晨报 2025-02-18 09:55:10

2月17日,大连市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坚持需求导向   公开承诺践诺   加快建设近悦远来的营商环境标杆城市”专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五场,主题是:优化监管执法,维护合法权益。邀请大连市司法局副局长秦保清、大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副局长朱赞兵、大连市应急管理局副局长李昊、大连市城市管理局副局长郭大和、大连市中级人民法院副院长丁彦文、大连市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王立乾通报有关工作情况,并围绕优化营商环境的相关承诺事项进行解读。        市司法局        市属公证机构推行八项举措        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大连市司法局将指导公证机构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秉持“公证为民”理念,以“高效办成一件事”为标准,为企业和群众提供更优质、高效、便捷的公证法律服务。为切实优化公证法律服务,市司法局承诺在市属公证机构推行以下八项举措:        1.全年无休服务。市属公证机构在周末休息日和法定节假日照常提供公证服务,实行“365天全年无休”服务模式,实现公证服务就近办、随时办,解决人民群众“上班没空办,下班没处办”的困扰。        2.落实容缺受理。严格执行容缺受理制度,在一线窗口办理公证事项时,对于基本条件具备、主要材料齐全且符合法定条件,但其他材料或手续欠缺的公证事项,在当事人承诺的基础上先行受理,并一次性告知需补充的材料,待材料补齐后即时出证。        3.推行告知承诺。在规定范围内,对于与企业和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使用频次较高或获取难度较大的公证证明事项,当事人做出有关信息真实合法的书面承诺后,公证机构不再要求提供相关证明,直接依据书面承诺办理公证事项。        4.提供预约服务。推出线上、线下两种预约办证服务,当事人可通过电话或微信小程序免费预约公证服务,有效缩短办理公证等候时间。        5.优化远程服务。进一步优化“远程视频公证”服务模式,解决人在外地、偏远地区和公证力量薄弱地区群众办证难的问题。        6.减证提速增效。持续开展“公证减证便民提速”活动,精简证明材料,缩短办证时限。        7.优化涉企服务。充分发挥公证助力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为企业提供及时高效的公证法律服务。        8.持续公益服务。为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公证法律服务的新需求和新期待,将持续提供公益公证法律服务。        市应急管理局        免费为企业开展安全生产三级标准化定级        企业加强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是《安全生产法》的明确要求,是企业主要负责人的7条主要职责之一。经过前些年的努力,我市已有219家中型以上企业完成标准化建设和定级,提升了企业安全管理水平。但一些中小企业对标准化建设定级工作认识不足、意愿不高,为了进一步支持、鼓励更多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积极开展标准化建设和定级工作,大连市应急管理局承诺“免费为企业开展安全生产三级标准化定级工作”。        企业可通过注册登录大连市应急管理信息服务平台自助开展定级申请,按照自评、申请、评审、公示、公告的程序进行,市应急局申请财政资金,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形式,委托第三方对全市化工、医药、危化、烟花爆竹、工贸等八大行业企业开展三级安全生产标准化定级评审工作,并指导企业整改达标,企业在此过程不用支付任何服务费用,对比原先做法平均为每家企业节省费用4000元。        市市场监管局        把群众“需求清单”转化为“工作清单”        2025年,市市场监管局在继续保持去年做出的九项承诺的基础上,再做出三项承诺,把“政府有为”充分体现在推动“市场有效”上,为建设近悦远来的营商环境提供市场监管力量支撑。        一、“你点我检”:把群众的“需求清单”转化为“工作清单”        近年来,我市共抽检了市民点出的18大类,2683批次食品,建立完善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运转机制,食品安全“你点我检”专项抽检活动已成为市场监管领域为民办实事的有力抓手。为更好地满足广大市民关注食品安全、参与食品安全监管的需求,杜绝食品安全风险隐患,市市场监管局承诺,2025年,将活动由每年一次拓展为每季度开展一次,每次抽检100批次。紧盯“菜篮子”“米袋子”“果盘子”“肉案子”等与群众日常生活紧密联系的大宗消费食品类型,采取线上“调研+问卷”“预告+公示”的群众点单模式,多渠道、多途径征集社情民意。        二、“线上考核”:实现“以考促监、以考促管”目标        我市共有1765家食品生产企业,配备了2347名食品安全员,从事食品安全管理具体工作,承担督促落实食品生产过程控制要求,检查食品安全管理制度执行情况等职责,负责落实“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工作制度。市市场监管局承诺,2025年将依托“辽宁省食品生产企业食品安全管理人员监督抽查考核系统”,组织开展全市食品生产企业食品安全管理人员线上考核工作,对考核不合格的食品安全员,督促企业加强培训和考核,经补考不合格的不得上岗。        三、“批前辅导”:由“被动审批”转向“主动服务”        为了避免企业办理许可审批时因房产使用性质、设施设备等不符合相关法规要求造成损失,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提高企业许可申报通过率,提升企业满意度,市市场监管局承诺,2025年将对需现场核查的药品零售企业经营许可、医疗器械经营许可审批事项,推行“批前辅导”服务。既减少企业筹备的时间和成本,又增强合规意识,避免企业审批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降低后续监管的难度。为此,市市场监管局将建立批前辅导清单,并梳理药品经营许可,医疗器械经营许可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形成惠企政策大礼包,在大连市市场监管局官网公示,方便经营主体查阅。        市城市管理局        开展16个主要商圈市容环境综合提升行动        为提升消费体验,激发消费活力,全力助推文旅消费发展,市城市管理局向各类市场主体和广大市民郑重承诺:开展16个主要商圈市容环境综合提升行动,提升城市消费吸引力。        一是全面开展商圈环境整治。聚焦青泥洼、西安路、中华路等16个主要商圈及周边道路街巷,强化道路维修、清扫保洁、垃圾分类、污水处理、车辆停放、绿化美化等市政设施的维护保养和功能升级改造,赋能商圈片区繁荣发展,提升市民游客消费体验。二是推行包容审慎柔性执法。充分理解兼顾各类相关群体利益诉求,正确处理“繁荣与市容”“搞活与规范”“便民与扰民”“服务与执法”的关系,找到鼓励商户多元经营、提升客群消费体验、降低市容环境影响的最佳“契合点”,做到“执法有据、执法有序、执法有度、执法有情”。三是突出培育特色文化街区。打造一批具有独特魅力的精品街巷、美丽街区,以特色街巷的品质升级,辅助提升商圈的商业活力和消费吸引力。        市中级人民法院        将民事纠纷纳入审判全流程管理        2024年,大连法院“15条主题承诺”均已落实兑现。2025年,大连法院承诺要从根本上解决立案和调解的衔接问题,将所有诉至人民法院的民事纠纷均纳入审判全流程管理,推动矛盾纠纷源头化解,在全省打造立案和调解工作机制改革的大连样板。        一、流程再造,让司法服务更高效。坚持立案登记制改革不动摇,打造“一窗通办”2.0版本,强化“一窗通办”窗口多元解纷功能。        二、多元共治,让矛盾化解更前端。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充分发挥行政调解、人民调解、行业调解、民间调解的在线诉调对接机制作用,突破线下调解的地域限制,为群众提供更为便捷高效的矛盾纠纷解决平台。        三、严格落实调解自愿原则。加强对先行调解案件的管理,严管调解期限,避免阻碍当事人诉权的实现。        四、刚性约束,让操作流程更规范。坚决杜绝基层法院在实际操作中出现搞变通、打折扣,确保方案落地实施不走样。        五、积极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规范化建设。        市人民检察院        提升知识产权司法保护质效        2025年,全市检察机关承诺,将进一步深化知识产权检察办案专业化职业化建设,提升知识产权司法保护质效,从以下三个方面着力提升监督履职能力:   一是全力推进知识产权检察专业化建设,以更高监督水平助推新质生产力。聚合刑事、民事、行政、公益诉讼各部门力量,进一步整合人才资源,选派全国知识产权检察人才库成员、相关领域专家,组建跨部门知识产权检察办公室,锻造高精尖办案团队。        二是全面推动知识产权综合履职实质化运行,以更优办案质效服务法治化营商环境。同步审查案件中刑事追诉、民事追责、行政违法和公益损害等情形,强化侵犯知识产权案件线索“一案四查”,实现知识产权四大检察融合履职大保护格局。        三是全情投入知识产权检察服务及宣传工作,以更实举措护航“两先区”高质量发展。以全域送法入企、上门问诊、专题讲座等系列活动,提高企业法律风险防范和商业秘密保护意识;依托12309检察服务中心开通“检察护企”绿色通道,以高质效检察履职持续优化创新环境和营商环境。

半岛晨报、39度视频记者苏琳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