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界存在双标吗? 良渚是世界上第一个没有文字没有金属却被伦福儒等学阀强推成文明的遗址,而欧洲境内目前还没有一个没文字没金属的新石器时期遗址被推成文明的。 好了以上是玩笑话。 说点正经的。 首先我们要搞清楚,“双标”本质上是“双重标准”,那么这两个标准又是什么呢? 是“中国标准”和“西方标准”么? 不好意思,一般来说世界上只有一个标准,那就是“西方标准”,“中国标准”说的不好听的,还没那个资格建立自己的标准。 回顾历史就可以知道,考古学本身就是发源于欧洲,在地质学的进步下出现的。没有地质学,哪儿来的考古学?中国那时候有现代地质学么?中国那时候有正儿八经的史料学么?没有你建立个鬼的“中国标准”? 实际上欧洲考古学的出现,主要的服务对象也是欧洲,埃及学 以及亚述学领域,东亚在当时甚至都不是主流研究对象,谁会特地给你设个标准呢,闲得? 是中国在学习西方的过程中,注意到了中国没有的“现代考古学”,并把他引进到中国的,所以中国的考古学标准就是从欧洲扒来的标准,是这些中国学者引入欧洲的考古学标准后发现传统结论无法通过“西方标准”的检验,才有了“疑古运动”,所以从头到尾都是“欧洲标准”,又哪来儿的双标呢? 从逻辑上看,要想满足某些被害妄想症 (比如某博物馆员工号称美国二战时在中国剽窃失蜡法),有这么几种可能: 第一,欧洲人以开战为要挟,单独为中国制造一套更“严苛“的考古学标准强迫中国考古学界接受。 第二,中国留学生发现欧洲考古学太过弱鸡,回国后改进了欧洲标准 第三,中国在没有现代地质学和史料学的情况下不为人知的创立了现代考古学,并被欧洲人剽窃删减。 当然正如我之前所提到的,过去的欧洲考古学是根据埃及学和亚述学归纳的,他用在中国身上确实有着水土不服的问题,随着中国考古学的进步这些调整也都是必然发生的。 比如玛雅,良渚,阿斯兰佩,都是后来在没有文字的情况下被承认为文明的,而欧洲本身并没有根据调整后的标准拥有更多的新石器文明,非要说“双标”,也是再给中国削弱标准,而于欧洲无益,这些人怎么还倒打一耙? 当然,实际上的“双标”也是存在的,只不过这就是一种诡辩罢了。 伪史论者喜欢用100多年前的欧洲考古学标准,对标近二三十年的中国考古水平玩时空游戏。那确实,我也承认,现在的中国考古水平和标准比一两百年前的欧洲考古学强多了。 最后一图:考古学家、良渚古城遗址重要发现者刘斌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