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拍照提升技巧,简单三步,手机轻松拍大片

摄影柳侍墨 2024-06-18 18:02:27

侍墨分享的摄影技巧,手机和相机都能用到。

所以,你还等什么呢——

关注柳侍墨,每天有收获!

很多人都喜欢看风景。这源于我们对于美的热爱。

风景,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可以带给我们视觉上的美好享受,让我们近距离感知到大自然的壮丽与神奇;沉浸在美好的风景之中,我们自己仿佛也成为了风景的一部分,增长见识,身心愉悦。

图1

在欣赏风景的过程中,手机或者相机,就是我们记录美好回忆的工具。

如何拍摄出绝美的风景照片?

本期摄影点评,侍墨给您介绍三个简单易学的拍照技巧。

拍好风景照片,只要简单三步。手机相机都能用。

一起来看一下吧!



图2

无论是生活中常见的城市风景,还是旅行中所见到的自然风景,我们拍下的照片,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所有的画面,都是由“点、线、面”所组成。

所以侍墨分享的拍照技巧,也是围绕着这三种画面元素。

点,就是视觉焦点。

视觉焦点是什么?

简单来说,视觉焦点,就是我们在观看照片时,第一眼就能瞅见的画面元素。

视觉焦点,又被称为是兴趣点、视觉中心,无论叫什么,作用都是一样的,可以画龙点睛,让人眼前一亮。

侍墨举个例子——

图3

比如说,我们来到一处向日葵花田。

一眼看过去,就是浩瀚的花海。

宽广是够宽广,空旷也够空旷。但是视觉效果略显平淡……

因为花朵就是简单的重复,色彩也比较单调,没啥起伏。

图4

如果在花丛中,出现了一位,打着伞的女子。

或者是,衣服的颜色,与花朵的色彩反差很大。

那么,整个画面就会变得鲜活起来。

单一色彩的花海,仿佛也不再单调,生机盎然。

图5

类似的情况还有,

清晨升起的朝阳,成为风景中,最亮眼的存在。

万物生长靠太阳。

图6

在一望无际的旷野中,出现一棵醒目的树。

周围的地势都很平坦。

那么,这棵树,就是风景中的视觉焦点。

图7

拍摄风景,我们要找到这些,能够吸引观众视线的“视觉焦点”。

快速吸引读者的关注,制造视觉上的冲突,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图8

线,可以引导视线,也可以重复出现。

你一定见过这样的风景——远山如黛,由近到远,层层递进,渐行渐远。

还有那些曲里拐弯的河流,穿梭在山间的盘山公路,半山腰上那些分隔梯田的国垄……都是弯弯绕绕的线条,就像是飘逸而柔美的丝带,让我们感受到大自然的旋律之美。

图9

无论你是用手机还是用相机拍照,无论你是在阴天或者晴天拍照,这些重复出现的线条,都可以为画面带来视觉上的美感。

在拍照之前,一定要用心观察。

发现风景中线条的规律,然后拍下来。

图10

线条的规律,包括重复和指引。

重复的线条,可以是层层递进;也可以是简单的排列。

比如岸边的树木成排,在水中留下整齐的倒影。

横平竖直,视觉效果非常舒适。

图11

线条的指引,可以起到引导视线的作用,营造画面的空间感。

最明显的例子,就是绵延向远方的道路。

无论是弯路还是直路,都可以带着我们的视线,渐行渐远。

图12

树林中生长了很多年的参天大树,也是具有指引作用的线条。

打开手机的广角和超广角镜头,向上仰拍。

树枝和树干都会指向天空,画面会显示深邃而悠远。

图13

面,可以是各种图形,增加几何美感。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山和水,都是象形文字。

山的形态,就是山字的写法。高处是山峰,低处是盆地,绵延起伏之间,造就了山的气势。

山有各种形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一座山峰,就是一个图形。在各种不同的拍照角度,会呈现出各种不同的色彩。

图14

一天当中,早、中、晚光线的变化,也可以让风景呈现出不同的色彩。

清晨的朝霞,傍晚的夕阳,都会让景物蒙上一层,橘黄色的暖光。

山峰之间的沟壑,会呈现出深邃的青黛色。

图形和色彩,可以实现“面对面”的碰撞。

图15

如果是拍摄城市风景,那就更加简单了。

建筑物的各种造型,就是各种几何图形的交集组合。

把这些几何图形完美地展示出来,可以让画面具有高级美。

图16

在实际拍摄中,点、线、面可以做到有机结合。

比如,我们拍摄的是建筑物的倒影。

能够上下对半的倒影,中间肯定存在一条水平线——这就是线。

城市的建筑物,就是各种几何图形——这就是面。

路上匆匆走过的行人,或者车辆,就是画面中的视觉焦点。

图17

再比如,我们回到文章前面,提到过的,向日葵花田。

蓝天和白云,以及田野里的花朵,会形成非常明显的颜色分界。

色彩把画面分隔成几个不同的几何图形,这也是“面”的表现。

延伸向远方的小路,就是线条。

路上行走的人影,就是视觉焦点。

图18

提高拍照质量,通俗易懂学摄影,就来关注柳侍墨吧!

关注柳侍墨,每天进步一点点!

关注柳侍墨,一定有收获!

关注柳侍墨,摄影有干货!

知识分享,为你解惑!

1 阅读: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