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是一个拥有极端气候的国家,尤其对于汽车使用而言,那里无疑是一个“终极考场”,近年来中国汽车品牌在俄罗斯市场逐渐崭露头角。
根据最新的数据2024年中国向俄罗斯出口了超过115万辆整车,成为俄罗斯最大的进口汽车来源国之一,可一些国产汽车却并没有取得一个好的口碑。
极端气候对汽车的挑战
在俄罗斯的夏天有些地方气温常常超过40摄氏度,连远东地区近年来也达到了35度以上的高温,酷热的天气与冬季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汽车在这种高温下容易出现发动机过热、电池性能下降以及空调系统负荷过重等问题。
高温不仅使得车主在驾驶过程中感到不适,甚至还可能引发故障,影响汽车的正常运行,这严重的影响了车辆的正常使用年限。
而冬季的俄罗斯则是另一番景象,许多地区的气温可以降到零下20℃,更寒冷的地方甚至低至零下40℃。
在这样的低温下车主面临的最大挑战是汽车电池的寿命问题,低温环境会使电池的电量迅速流失,尤其是对于不具备防冻功能的电池,可能会直接导致无法启动车辆。
除了温度的影响外俄罗斯的冬季道路环境也是考验汽车的一大因素,由于俄罗斯的街道上常常结冰,所以撒除冰盐或化学除冰剂也成为了常态。
虽然这些措施有效地防止了道路结冰车辆打滑,但对于汽车的金属部件却带来了极大的腐蚀风险。
长期暴露在这些腐蚀性物质的影响下,汽车的底盘和金属外壳可能会出现严重的锈蚀现象,化学除冰剂的腐蚀作用不仅加速了汽车的老化。
根据一些研究和测试报告,俄罗斯的道路环境对汽车的影响已经达到了非常严重的程度,甚至有些国产品牌的汽车由于车身金属未经防腐处理,在使用两年后便出现了明显的锈蚀现象。
中国汽车品牌在俄罗斯市场的崛起
2024年相较于2023年中国汽车在俄罗斯的市场份额增长了约27%,这种增长不仅得益于中国汽车在价格上的优势,还在于中国汽车制造商不断提高产品质量。
特别是在耐腐蚀性、燃油经济性和安全性方面的改进,许多中国品牌已经在俄罗斯市场上建立了强大的影响力。
其中长城、哈弗、吉利和奇瑞等品牌,它们在俄罗斯的销量稳步上升,也赢得了不少俄罗斯人的赞誉。
由于俄罗斯特殊的气候条件和道路环境,中国汽车品牌的部分车型在抗腐蚀方面的表现仍然存在一定差距。
根据专业机构Lamark的测试报告,俄罗斯市场上销售的一些中国汽车品牌,特别是某些新车型的金属车身,竟然经过两年的使用后,金属部分就可能会出现锈蚀问题。
值得注意的是现如今许多中国汽车制造商已经采取了积极的防腐处理措施,并为消费者提供了较长时间的防腐质保期。
另外一些汽车品牌如长城、哈弗、吉利等,其金属部件的使用寿命可以达到4到5年,表现出较强的耐腐蚀能力,这使得这些品牌在俄罗斯市场上越来越受到欢迎成为车主的首选。
除了乘用车市场外中国的卡车品牌在俄罗斯市场也逐渐取得了不小的成就,近年来俄罗斯的卡车需求量持续增长,中国企业纷纷瞄准这个庞大的市场。
中国卡车品牌在俄罗斯的表现并非没有挑战,俄罗斯政府对进口卡车的质量进行了严格审查,并发现部分中国卡车在安全性和质量控制方面存在一定的缺陷。
俄罗斯工业和贸易部长阿里汉诺夫曾表示,俄罗斯工贸部在检查过程中发现,某些中国品牌的卡车存在严重的质量问题,这些车辆根本不适合上路行驶。
对于这些问题俄罗斯政府已经采取了措施,包括加强对卡车的认证和检查,并要求不合格的车辆必须进行整改或退回。
未来展望
随着中国汽车品牌在俄罗斯市场的进一步渗透,俄罗斯政府正在逐步调整相关的政策以应对这一变化。
自2025年1月1日起俄罗斯将上调汽车和拖车的回收税,涨幅在10%到20%之间,根据不同类型的车辆,回收税的调整幅度有所不同。
乘用车的回收税上涨幅度取决于发动机功率,而卡车的回收税则根据车辆的年龄和重量来确定。
这种税收政策的调整可能会对中国汽车品牌在俄罗斯的市场表现产生一定影响,尤其是那些价格敏感型的消费者可能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从长远来看环保法规的严格要求以及回收税的上调将促使中国汽车制造商更加注重产品的可持续性和环保性能,以满足俄罗斯市场的需求。
俄罗斯的极端气候和道路环境对于中国汽车品牌来说,虽然面临着一定的挑战,但在提升质量和技术的过程中,已经取得了不小的进展。
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增长,中国品牌在俄罗斯的影响力将持续扩大,要在这样一个充满竞争的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汽车制造商必须更加注重产品的质量、创新以及适应当地环境的能力。
信源:俄罗斯卫星通讯社2025-02-06——俄工贸部长:俄罗斯工贸部发现三个中国品牌卡车存在严重缺陷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2025-02-06——俄机构:8个中国汽车品牌进入2025年1月份俄罗斯市场销量前十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