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菲根本没料到,中国用十年精心布局,让解放军立于不败之地

蒋福伟 2024-11-18 16:26:49

在过去近一年时间里,中国在南海上与菲律宾、美国等展开了激烈交锋并占据上风。这一态势巩固了中国在南海问题上的主导地位。

而相关研究则显示,一线的海军、海警单位能够在对峙期间取得优势,中国在填海造岛工程中建设的三大岛礁发挥出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从某种程度上讲,中国10年前通过填海造岛精心布好的局,已经让今天的解放军在南海立于不败之地。

【南海岛礁体系让解放军立于不败之地】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的分析报告称,南海三大岛礁的建成极大缩短了中国海军与海警舰船在应对突发事件时的响应时间,并显著提高了南海作业人员的执勤环境。

要知道在以前,受制于远海艰苦环境,中国只能在几个小岛礁上修建岛礁哨所。在一些条件更为艰苦的暗礁上,我们更是只能修建高脚楼来用作海防人员的生活起居。

这些哨所只拥有最基础的通勤码头,平时最大的用处就是和定期赶来的运输船进行物资补给与人员轮换。也因此,彼时的中国虽然在南海有驻扎部队,但却只能活动在哨所周边。对于其他国家舰船与人员非法侵占我国岛礁的行为,他们能做的也只是将情况反馈给大陆这边,然后等待赶来支援的舰船。

【港媒报道南海岛礁的重要性】

可问题是,舰船的速度再快也就30节了,折算成公里大约55公里/小时,而南沙群岛与最近海南岛都相隔超过1000公里。加上舰船还不能一直保持全速,以至于在各种因素制约下,我们的船单是在赶往南沙群岛的路上就需要耗费至少33小时。

这还没算上舰船出航前所需要进行各种准备的时间,如果把这些也加上,彼时的解放军在应对南海突发事件上的响应时间,最快也要一天半。作为对比,马来西亚的响应时间是16小时,而菲律宾、越南虽然慢些,但也才19小时。即便解放军这边铆足了劲,等船到地方了,黄花菜也还是会凉。

而且这个问题还不是靠单纯增加巡逻舰船就能解决的,因为当年的解放军也没有多少大船,有余力在南海巡逻的船大多不具备太长时间的自持力。除非是刚刚离港的船,否则更多时候巡逻舰船所剩的物资并不足以应对长时间的海上对峙,到最后还是得等本土来的援兵。

在这种情况下,一线单位想要提高部队响应速度与效率,就必须要解决舰船的长期部署问题。而南海三大岛礁的建成,就为我们提供了三个坚实的后勤基地。

【渚碧礁上的海防炮台】

正如我们所看见的那样,三大岛礁均拥有机场与可以停靠大型舰船的港口,港口还配有舰船油料补给、物资装卸等设备。

其中,机场除了可以让解放军依托岛礁进驻各型号军机加强部队在南海的军事存在外,也有构建航空后勤线路的用途。飞机的速度可比船快多了,无论是运输人员装备还是物资,都能做到几个小时就从海南送货到岛礁。

这一优势的直接体现,就是驻岛人员的生活水平较此前有了明显增加,同时增援部队的到来速度也大幅加快。即便岛礁上平时驻守的人员不多,难以应对域外势力的大规模挑衅,这边一个电话打过去,增援部队也会即刻抵达。

而且不要忘了,岛礁除了有机场,还有设施完备的港口。这让岛礁有了可以长期进驻大型舰船的能力,遇到突发事件执勤舰船直接从岛礁出发,几个小时甚至几十分钟就能抵达事发地点。

一个典型例子就是中国海警处置仁爱礁风波。由于仁爱礁距离美济礁也就不到40公里,早上在美济礁上吃完饭的中国海警船只需要用40-50分钟就能赶到仁爱礁附近海域上,而对面从巴拉望岛出发的菲律宾船都得4-5个小时才能到这边。

【美济礁上的空警-500与22型导弹艇】

此外,最大的永暑礁虽然也离各个岛礁更远些,但也因为其位置更加“居中”,从这里出发的舰船到南沙群岛的任意一处岛礁都只需要不到16小时,比马来西亚都要快,对比之前的33小时响应时间更是缩短了一倍多。

最重要的是,因为岛礁本身承担起了后勤补给的职能。就算一些小船,如22型导弹艇,基本没什么自持力可言,他们也可以在完成任务后直接返回岛礁进行补给。

说白了,这些岛礁的作用就是让中国将原本只有本土才有的基地设施,往南沙群岛部署了足足3套。这让出门在外的海军、海警单位可以就近得到等同于本土的体系支持,无论是长期执勤还是响应突发事件,其效率都比没有岛礁时高了不少。

【美济礁机场航拍照片】

而且中国并没有因为体系大成就暂停投入,相反,我们仍然在进一步优化精进岛礁体系。

例如设立救援中心,配备救援船与直升机帮助在南海上发生事故的渔民。进一步扩大港口规模,以便在台风暴雨袭来时为附近船只提供避风港。

甚至随着波浪能、核能等技术的突破,我们还计划在未来解决岛礁供电难、成本高的问题。而等这些改进也纷纷完成后,三大岛礁将成为中国在南海问题上最坚固的依仗,有效遏制美、菲等域外势力的惹是生非。

5 阅读:1732

蒋福伟

简介:副教授,军事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