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朽的功勋
十九路军,被历史所深刻铭记的军队,从打响反抗日本侵略者的那一枪起,注定会流芳百世。
在“一二八”淞沪抗战之前,中国长时间受到帝国主义列强的压迫,国人皆有恐惧日寇之心。
然而,自从战争爆发之后,十九路军战士不计个人得失,全军皆上下一心,以弱小的实力硬撼强敌,与日寇血战月余时间,誓死捍卫国家民族之尊严。
十九路军的奋起反抗,不仅吹响了打倒日本帝国主义的号角,更是振奋了全国人民本已沉寂之心,激起了军民团结一致抗日的热情,也给我们留下了可歌可泣的热血故事。
十九路军淞沪抗战阵亡将士陵园
部队的起源
十九路军的壮烈精神,值得我们歌颂赞扬,而谈到十九路军之精神,就不得不说到十九路军的建军历史。
自民国成立以来,外省各路军阀一直盘踞在广东地区。
民国九年(公元1920年),第一次粤桂战争爆发,粤军从福建回粤,大战桂军,将旧桂系军阀陆荣廷的军队赶出广东,实行粤人治粤。
当时的孙中山以及粤军高层大多数人,有感粤军部队素质参差不齐,便从全军中挑选出精锐骨干,整编成为粤军第一师。
在广州北较场营房,驻扎有一支训练最为严格刻苦,并且爱国亲民的队伍,便是当时被称为“全粤模范团”的粤军第一师第四团。
粤军第一师第四团,便是十九路军的起源部队。
人们所熟知的十九路军高层军官陈铭枢、蒋光鼐、蔡廷锴、戴戟、沈光汉、毛维寿、区寿年等人,当时便在第四团中担任团长、团附、副官、连长、排长等军职。
第四团能被誉为全粤模范团,除了团里人才集中、训练有方之外,也离不开军官们的言传身教。
粤军总参谋长兼第一师师长邓铿,便特别要求自己能建立一支“模范师”,能整体提升军队的各方面质素,因此经常严格要求以及勉励其下的各个部署。
“军人要有爱国精神,军队最要有严肃军纪,吾等治军目的,须有远大眼光,期在对外。”
第四团团长陈铭枢受到邓铿所器重,加上陈铭枢本人也特别重视军队的成长,因而第四团深受他们影响。
正是在军官们和士兵们的这种刻苦自律训练,以及部队上良好高尚作风的熏陶下,第四团中的大多数人,在日后担任十九路军的军官时,也影响着他们的部队。
粤军第一师诸先烈纪念碑
编制的变化
民国十年(1921年),第二次粤桂战争爆发,第一师奉命抵抗桂军进攻。
彼时,桂军相比于粤军实力占优,但陈铭枢率领的第四团和邓演达的独立营,在广东北部连江口一带,大败桂军一部,取得了初次战斗的胜利。
第二次粤桂战争之后,旧桂系彻底破裂,广东地区无后顾之忧,粤军第一师挥师北伐。
民国十一年夏天(1922年),第四团在赣州击溃北洋军阀陈光远部。
而这一年内,先有粤军总参谋长兼第一师师长邓铿,在广州被刺客开枪射杀身亡,后又遇前粤军总司令陈炯明叛乱,第一师官兵不得不返回广东。
多事之秋,陈铭枢辞去第四团团长之职,转由陈济棠担任。
十九路军在上海闸北抗击日军
民国十二年(1923年),孙中山回到广东主政,而后任命陈铭枢为粤军第一师第一旅旅长。
此时张发奎任第一团团长,蒋光鼐任第二团团长,并且之前第四团的官兵,如军官蔡廷锴、沈光汉、毛维寿、区寿年等,便在第二团担任营长、连长等职位。
民国十四年(1925年),东征期间,东征军包括第一旅在内的部队,在广东兴宁与陈炯明部属林虎的主力军战于神光山,胜。
同年夏天,回师广州,平定杨希闵、刘震寰所率的滇桂军叛乱。
此两次战役后,广东内部逐步走向统一。
也是在同一年,粤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陈铭枢被任命为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第十师师长,之前所辖蒋光鼐的第二团,扩充为三个团。
蒋光鼐被任命为第十师副师长,蔡廷锴任二十八团团长,孙绳、范汉杰先后任二十九团团长,戴戟任三十团团长。张发奎任第四军独立旅旅长,后来升任为第十二师师长。
民国十四年秋,包括第十师在内组成的国民革命军南征军,在广东开平单水口击溃邓本殷主力军万余人,乘胜追击之下,取得了最终胜利,广东内部彻底统一。
十九路军追击日军
民国十五年夏(1926年),国民革命军挥师北伐,第十师以及第十二师均奉命出征。
同年冬天,陈铭枢被任命为国民革命军第十一军军长兼武汉卫戍司令,蒋光鼐任副军长兼第十师师长,范汉杰为副师长。戴戟任二十四师师长,蔡廷锴为副师长。
民国十六年春(1927年),“宁汉分裂”,陈铭枢、蒋光鼐、戴戟离职,张发奎任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军长并且兼任第十一军军长,蔡廷锴任第十师师长。
民国十六年秋,蔡廷锴率领第十师脱离张发奎部队进入福建。
同年冬天,在福建福州,蔡廷锴等人以第十师为基础,重组第十一军,陈铭枢任军长,蒋光鼐任副军长,蔡廷锴任第十师师长,张世德任副师长。新编第二十四师,黄质胜任师长。
民国十七年春(1928年),陈铭枢率军回到广州,再整编了一支部队,二十六师,戴戟任师长,并在广州河南小港,开办了第十一军军官教导队,专门训练下级军官。
民国十八年春(1929年),陈铭枢任广东省政府主席。在南京召开的“编遣会议”后,第十一军缩编为一个师和一个独立旅,受陈济棠节制。
蒋光鼐任广东编遣区第三师师长,戴戟任副师长兼第八旅旅长。蔡廷锴任第二独立旅旅长,受蒋光鼐节制。
民国十八年秋,广东编遣第三师改为第六十一师,蒋光鼐任师长,戴戟任副师长。第二独立旅改为第六十师,蔡廷锴任师长。
左起:戴戟、蒋光鼐、蔡廷锴
番号的确定
民国十九年(1930年)“中原大战”爆发,第六十师、六十一师被调往津浦铁路线作战,蒋光鼐被任命为国民革命军第十九路总指挥,仍然指挥着第六十、六十一两个师。
十九路军的番号便从这里开始,后来蒋光鼐被任命为济南警备司令,戴戟代理六十一师师长。蔡廷锴被任命为第十九军军长,仍兼任六十师师长。
民国二十年夏(1931年),因“胡汉民被扣押事件”,陈铭枢离开广东到江西,将十九路军集中在江西吉安一带。
并扩编了一个师,第七十八师,区寿年为师长。与此同时,蔡廷锴辞去六十师师长的兼职,由沈光汉升任。
而第六十一师师长戴戟因病辞职,由毛维寿升任。蒋光鼐在上海养病,总指挥的职务由蔡廷锴军长代理。
此时的十九路军军部也正式成立,自此,十九路军下辖第六十师、第六十一师、第七十八师,总计三个师。
九一八事变之后,十九路军被调往南京、上海一带驻防,直到一二八事变爆发,十九路军拉开了抗日战争的序幕。
抗日急先锋
请各位读者朋友多多支持[作揖][作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