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我国商务部才就美国商务部长雷蒙多访华的消息作出回应,表示欢迎她的到访。而美国商务部也以撤销对部分中国实体的出口管制措施作为“回礼”。但中国前脚刚欢迎雷蒙多访华,美国国务院后脚就宣布制裁我方官员,而且理由依旧是和所谓的“人权问题”有关。据环球网援引外交部23号发布的消息,发言人汪文斌在回应美国以人权问题为理由,对部分中国官员实施签证制裁时明确表示,西藏事务纯属中国内政,不容任何外力干涉。同时还严厉驳斥美国将人权“武器化”和“泛政治化”的行为。
其实从美国国务院这次发起的制裁内容来看,更像是在刷存在感,因为只是限制我国官员不能前往美国,很难被视为是一项非常严苛的制裁,甚至都不能称之为“造牌”。这恐怕与当下华盛顿内部的分歧有很大关联。综合多家外媒22号发布的报道称,美国总统国安事务助理沙利文在当天的电话简报会上,就雷蒙多访华一事回应媒体。
美国商务部长雷蒙多
沙利文称此行目的不是为了“改变中国”,也不指望这些出访能够取得“重大成果”,而是希望通过高层互动来重新塑造一个相对稳定的关系基础,确保竞争不会发展成冲突。与沙利文至少是表面上相对“温和”的言论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美国国会在涉华议题上的极端思维,尤其是今年成立的中国问题特别委员会,俨然成为了华盛顿极端对华鹰派的大本营。
而美国国务院又受到国会的牵制,因此当沙利文基于现实主义的角度,进行一些更加务实的外交动作时,就会受到对华鹰派的攻讦,认为即便是两国高层互动这种很寻常的外交动作,都是一种向中国“叩头”的怯懦表现。但现实情况是,今天美国政坛在处理涉华议题时,其实只有“极端强硬”和“相对强硬”,二者在本质上殊途同归,却因为分属不同党派而产生对立。因此对美国向我国发起的连番制裁和打压,我们大可不必感到愤慨。
外交部8月23日发布会
因为这是我国进行产业升级以及实现伟大崛起所必须承受的压力。当然,也没有必要因为美国说了几句不痛不痒的场面话,就认为中美关系还能回到过去。现实情况是,中国与美国都在维持着表面关系,眼下直接掀桌子对双方都不是最好的选项,但是这并不妨碍我国在台面下继续和美国展开竞争。因此我们要将“对话”和“博弈”区分来看,哪怕拜登内阁的所有成员全都来华访问过,也不可能让中美任何一方放弃既定战略。
眼下对我们较为有利的是,华盛顿不仅陷入了持续内耗,而且妄图用对华脱钩来孤立中国。前者会加剧美国社会的撕裂程度,即便这会催生出更多的极端反华势力,但也会让华盛顿的恶性党争更加激烈,从而削弱美国的决策能力。
后者则是不折不扣的“逆天行事”,而俄乌冲突已经告诉我们,即便集中了西方的所有力量,都不可能将一个深度融入全球经济的大国割裂开来,因此只要我们能够做好、做大“产业升级”这张牌,最终的胜利就一定是属于我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