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宋朝在历史上往往是处于一个比较憋屈的状态,一直在被外族欺压。
但是真要论起宋朝的国家经济,那可真是一点都不差的,根据当时的记载,类似清明上河图中的大都市,有很多座。
那么要建造这样的城市要付出的代价究竟有多大呢?当时繁华的大宋究竟是什么样呢?
大宋的繁华想要了解当时的宋朝究竟有多繁华实际上也很容易,因为记录当时社会情况的文献非常多。
比较直观的就要数当时张择端根据开封真实情况所画的《清明上河图》,那么比较具体还得是《东京梦华录》这本书。
无论是什么样哪一种都反映出了当时宋朝的国家财富非常的富裕。
首先我们先看当时首都开封是什么样的情况,城内是设有四十八个坊,每个坊之间的道路非常清晰,排列的非常合理。
就如同是现在的表格一样的效果,能够看出当时的城市规划是很科学的。
除此以外城市中的娱乐项目非常多,比如说勾栏瓦肆这样的地方遍地开花。
难怪别人说宋徽宗爱玩,当时的娱乐行业非常的发达,而且当时宋朝和海外也有联系,很多异域面孔来这里做生意,整个集市上非常的热闹。
一到了晚上更是热闹非凡,从水浒传一书中就能看出,虽然当时的作者是明朝人,但是写开封城景色的时候肯定也是查阅了很多的古籍才下笔的。
根据他的描述来看,当时开封城的繁华一点不输现在北上广大城市。
天一黑,整个开封城内都点起了灯,一时间整个城市比白天都要漂亮。
各个有钱人家的少爷小姐们结伴而行,路边的叫卖声不绝于耳,还有一些耍杂技的江湖艺人正在卖力的表演着一项项绝技,喷火、耍球,引得街边的路人一片叫好声。
再往前走从小楼上面传来的戏子的歌声婉转动人,亭台楼阁林立迷了人的眼睛。
空气中充满了奇异的香气,能够听到各种各样的乐器在吹奏,真像是一幅人间仙境的画面。
远处的车马还在大路上喧嚣着驶过,就连普通的市民也能够有自己的快乐。
单单是欣赏这一幅美景就能抚慰心里的疲惫,在酒肆的小楼上饮一杯浊酒,看着下面繁华的城市真乃人生一大乐事。
所以说为什么在宋朝的诗词会这么盛行,往往就是在这样的美景中才能够让人心旷神怡,从而有灵感写出更好的词。
就比如辛弃疾在自己的青玉案元夕中描写的那般令人惊艳的画面一般。
但是实际上这样的繁华在背后是要做出很多的牺牲来的。
背后的代价首先我们要明白一个问题,在当时的建筑基本上以木制为主,木质结构确实存在很多的优点。
比如说取材非常的方便,不需要费这么大力气,只需要进山里砍几棵树就够了。
但是木质结构的劣势也比较明显,很容易腐坏,比如有虫子或者下雨长时间淋雨,也容易让木头腐朽。
所以经常需要更换,这也是很麻烦的一个事情,在加上当时的开封城人口众多,对于燃料方面的需求也大。
那时候煤炭也没有现在这么的普及,人们只能砍树当成柴火烧。
那么以此就衍生出了很多的事端,比如说一些有钱人家会专门雇佣一些人去山里头砍柴。
砍完柴之后打包好拿回去,有一些穷人也想要进山砍柴拿到城市里去卖。
那么有时候双方就会起冲突,可能就是因为一点柴火的事情双方就大打出手,最终吃亏的还是穷人家。
而且进山砍柴的危险性很大,当时的山林中有一些猛兽,一旦遇到了猛兽就麻烦了。
但是这也阻挡不了砍柴的步伐,毕竟没有什么比穷更加可怕的。
这就导致了周边的树越来越少,本来这就属于不可再生的资源,树倒了没了,怎么可能还会有再生的机会。
但是当时的有钱人可并不在乎这些东西,在他们看来,只要自己能够过得好就行。
于是树木越来越少,一些别有用心的人也开始有了想法,将木材的价格往上涨这是最基础的操作。
除此之外还有更多坑蒙的事情发生,比如在木材中加入水,让木材变得更加重。
再比如表面上放一层好木头,中间藏得都是坏的木头,木材商在当时是狠狠地赚了一笔。
但是木头的缺失,真正的受害者还是那些贫苦的人家,由于木材都被那些有钱的大老爷们抢了去,导致很难找到柴火。
做饭成了大问题,一般都是一顿饭多做一点就为了省柴火,但是这还只是其中一点因素,假如冬天到了怎么办?
虽然开封这个地方没有东三省冬天那么吓人,但是依旧是非常寒冷的。
没有柴火取暖人民怎么度过冬天呢?只能蜷缩在被子中祈祷自己能够活过这寒冷的夜晚。
在这样的情况下,有大批大批的人民被活活冻死,但是这些并没有引起当时皇上的注意。
除了老百姓日子过得困苦之外,这样行为对于环境也带来很大的威胁。
没有了树木,一到刮大风的时候,周围的黄沙纷飞飞进了城市之中,整个天都是灰色的。
可见当时的情概况有多么的危及,环境的破坏有多么的恶劣。
不过现在的开封已经和当时天壤之别了,如今的开封绿意环绕,环境优美,这正是因为现代人重视到了环境保护所带来的好处。
与其说是在保护地球,不如直白的说其实我们是在自救而已。
参考文献:
赵冈.中国历史上生态环境之变迁
伊懋可.大象的退却:一部中国环境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