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真卿本人最喜欢的作品,是这件只41字的草书,比《祭侄文稿》好

书画群英 2023-06-30 19:56:47

颜真卿传世的行草书当中,以《祭侄文稿》、《争座位帖》、《告伯父稿》等“颜氏三稿”知名度最高,但若是要让颜真卿本人选一件自己最喜欢,恐怕不会是这三件中的任何一件,而是这件《刘中使帖》。

“颜氏三稿”承载着颜真卿的悲痛和愤恨,只有这件《刘中使帖》是一件欢欣鼓舞的作品,寄托着大唐的希望。颜真卿作为千古忠义之臣,必然会最喜欢这件。

《刘中使帖》作于大历十年(775年),是在平定安史之乱的过程中,颜真卿听到唐军两次重大军事胜利的消息,兴奋至极写下的作品全篇只有41字,被文征明评价,在颜真卿传世的所有墨迹作品中,“此帖为最”。

当代书坛泰斗邱振中先生曾说:“题材——文辞作为联系作者主观世界与形式的媒介,在书法艺术中具有不可忽视的意义。”

颜真卿“漫卷诗书喜欲狂”一般的喜悦,让《刘中使帖》成为颜真卿字迹最大的一件行草书,也决定了它巨大的书法学习价值。

此作以篆籀笔法入行草书,坚持中锋行笔,所以其文字线条极其饱满,每一笔都呈现出极富劲力的状态。

比如其中的“耳”字,最后一笔中锋直下,如锥画沙,堪称妙绝。这就是世人所说的“颜筋柳骨”中的“颜筋”最好的代表。

颜真卿的书法作品文字结体一贯宽博、舒朗,《刘中使帖》尤甚。此作字内空间很大,形成了“虚白”,但是其墨色浓重且沉着,形成了“实黑”,两者之间形成了强烈的阴阳对比和丰富变化。

这种开张的结字,错落的字势,浑穆的线条无一不在诉说着颜真卿的兴奋和忠义。

明代著名书法家张晏评价此作:“观其运笔点画,端有闻捷慷慨效忠之态。”

从书法承载的情感价值来说,《刘中使帖》是一件英气豪气溢于笔端的忠义之作,不亚于《祭侄文稿》,值得我们欣赏。

从书法技法价值上来看,《刘中使帖》是“颜筋”最生动的展现。作为颜真卿字迹最大的行草书墨迹作品,更便于我们研究颜真卿的结字和用笔,值得我们学习。

1 阅读: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