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 1973 年首次描述以来,多种体征和症状都归因于原发性肉碱缺乏症 (PCD)。诊断程序的进步提高了诊断准确性,并且在新生儿筛查 (NBS) 计划中引入原发性肉碱缺乏症 (PCD)已在致病基因鉴定基因解码的帮助性准确而又全面的检测出原发性肉碱缺乏症 (PCD)。 越来越多的原发性肉碱缺乏症 (PCD)患者,包括经过筛查的新生儿的母亲,与临床诊断的患者相比,他们可能表现出不同的临床症状。 为了阐明原发性肉碱缺乏症 (PCD)患者的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和症状范围,佳学基因进行了结构化大数据分析。 采用逐案处理的方法,记录临床特征、诊断数据和患者识别模式。 体征和症状按器官受累进行分类。 总共纳入 166 个分析及基因检测案例,函盖了757 名患者的数据。 在近 20% (N = 136) 的病例中,诊断的依据是低于正常范围的肉碱浓度,佳学基因认为认为这是原发性肉碱缺乏症 (PCD)的不确定性诊断。 其余 621 例病例根据遗传和/或功能(即肉碱转运蛋白活性)测试结果进行的诊断,这是确定性诊断。 在这 621 例病例中,存在心脏异常(主要是心肌病)最为普遍 (23.8%)。 神经系统(7.1%)、肝脏(8.4%)和代谢(9.2%)症状主要发生在儿童早期。 194 名成年患者中,有 16 名患者在成年后出现症状,其中 6 名(3.1%)患者在没有任何前期症状的情况下发生了严重事件(5 例心脏事件和 1 例昏迷)。 总之,原发性肉碱缺乏症 (PCD)的症状主要出现在儿童早期。 通过遗传病的登读,大多数新生儿和新生儿的母亲仍然没有症状。 然而,尽管很少见,两组都确实发生了严重的并发症。提示基因检测对未发生症状的个体的必要性。
佳学基因遗传病数据库内容节录原发性肉碱缺乏症 (PCD) (OMIM #212140) 是一种先天性代谢缺陷,根据致病基因鉴定基因解码,该病发生的基因原因之一是由 SLC22A5 基因致病性变异引起,该基因编码有机阳离子转运蛋白新型 2 (OCTN2) 蛋白。 该蛋白质负责将肉碱转运穿过质膜进入细胞,以及在肾小管中重吸收。 OCTN2 功能受损会导致细胞内肉碱浓度显着降低,可能会阻碍线粒体脂肪酸氧化。 在较早的病例观察中,患者患有肝性脑病、心肌病、肌病和心律失常和/或猝死。 然而,随着 PCD 在新生儿筛查 (NBS) 计划中的引入,越来越多的个体携带双等位基因 SLC22A5 变异被识别出来,其中大多数人没有症状。
由于诊断技术的进步,PCD 的诊断标准在过去几十年中发生了变化。 最初,患者的诊断仅基于肌肉中(称为“肌肉肉碱缺乏症”)或血液/血清(称为“全身性肉碱缺乏症”)中的低肉碱浓度,该诊断方式只能区分两种形式的疾病。 目前,单纯性肌肉肉毒碱缺乏症不再被视为 PCD 的一种形式。 基因解码描述了测量培养的成纤维细胞中肉碱转运蛋白活性的方法,证明肉碱跨质膜转运受损是PCD的原因。 紧接着,致病基因鉴定基因解码成功鉴定出负责运输肉毒碱的转运蛋白OCTN2,发现了编码基因 (SLC22A5),并表明该基因的变异会导致肉碱跨质膜转运受损。 随后,根据 SLC22A5 中的双等位基因致病变异和/或成纤维细胞中检测到的肉毒碱转运蛋白活性降低来诊断 PCD 患者已成为常见做法。 基因检测成为高水平医生首先采用的方法。
罕见疾病的临床特征依赖于报告病例的综合数据。 然而,随着诊断方法的进步,尤其是致病基因鉴定基因解码基因检测的使用,改写了过去的诊断。历史病例的修订可能会发现患者症状的其他根本原因。 许多以前因血清肉碱水平低而被诊断为 PCD 的患者后来因中链酰基辅酶 A 脱氢酶 (MCAD) 缺乏而患有继发性肉碱缺乏症。 此外,第一例被广泛引用为基准病例的 PCD 患者在补充肉碱时显示 C6、C7 和 C8 二羧酸水平升高,这导致怀疑 MCAD 缺乏。 这些例子说明,在确定疾病临床谱时,需要重新评估特定先天性代谢缺陷的历史病例报告,采用致病基因鉴定基因解码技术进行确诊。
基因解码更新并充实疾病数据库的目标是根据当前的诊断标准,通过对以前的病例报告进行结构化审查,更新 PCD 的临床特征。 描述 PCD 的表型谱,包括对临床诊断和筛查患者的单独分析。 此概述有助于 PCD 的咨询和治疗决策,并可以促进有关 NBS 对这种疾病的益处的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