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黔南日报
写在青山绿水间的亮丽答卷
——黔南扎实推进林业生态建设走笔
本报记者蒙帮婉
长江与珠江上游,青山与绿水交织,这片多彩的土地上,黔南人民不断接力,用创新和力量,筑起“两江”上游生态屏障。
多年来,黔南始终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践行新发展理念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不断推动“绿水青山新画卷、特色产业新样板、生态文明新标杆”的发展,绘就了“生态美、百姓富、产业兴”美好图景。
生态优先,科学造林提升森林质量
都匀绿博园东门的树木枝繁叶茂,今年春天植下的树木,在阳光下不断进行着光合作用。
多年来,黔南州大力开展义务植树活动,全面推行“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模式,义务植树省、州、县、乡、村五级同频共振,线上线下联合推动,人民群众参与度持续提高,爱绿、植绿、护绿,成为了各族人民的一致共识,全州共完成义务植树615万株。
2011年5月9日,习近平同志到贵定县甘溪林场视察时强调,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还要在更高境界上做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要把这个关系处理好。
生态文明建设从此有了更清晰的努力方向。如何守住这片青山绿水,守住这道生态红线,多年来,黔南一直在创新和探索。
——以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为抓手,科学开展造林绿化,大力推进“多彩黔南”靓彩行动。
——稳步推进石漠化综合治理,森林质量稳步提升,森林蓄积量不断提高。
——编制完成《黔南州探索开展树种结构优化调整试点工作推进方案》、颁布实施《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天然林保护条例》,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
……推进沅江源区(东部、西部)石漠化综合治理与水源涵养项目建设、启动贵州省黔南州乌江流域石漠化综合治理和水源涵养生态修复项目……
一系列的举措让黔南的林业生态趋势更加可喜。
如今,黔南完成营造林49.56万亩、石漠化综合治理70平方公里、退化林修复25.13万亩,人工种草1.76万亩,森林覆盖率达68.17%,村庄绿化覆盖率达49%。绿水青山铺就了“绿色新黔南”的最美底色。
依法治林,
创新管理守好生态底线
今年5月16日,黔南州委书记、总林长唐德智签发2023年第一号总林长令,要求全州各级林长和各级各部门要持之以恒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聚焦目标、坚决履职,切实担负起保护林草资源主体责任,推动黔南林业高质量发展。
2023年第一号总林长令明确了完善林长制工作制度、强化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强化自然保护地保护管理、强化林草资源保护管理、强化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强化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强化林业生态产业发展等七项要求。
2023年第一号总林长令的发布后,各级林长巡林20167余人次。
为守住生态底线,黔南创新“一令一函两报告三清单”工作模式,全州所有村组将森林资源管护内容纳入村规民约,按生态区位划分管理网格27812个。创新建立“林长+检察长+庭长”互助协作机制,实现森林资源环境类违法行为“行政监管—刑事打击—公益追责—生态修复”的闭环处置。统筹推进森林督查、“六个严禁”、打击毁林、野生动植物保护、自然保护地生态环境问题排查整改等专项行动。
点面结合、标本兼治,由重点整治到系统治理,宜居宜业的“绿色新黔南”正在不断推进。
资源禀赋,特色优势推动产业发展
立秋已过,龙里县谷脚镇茶香村十里刺梨沟刺梨挂满枝头,好不喜人。
茶香村有关负责人介绍,20多年来,持续推进刺梨发展壮大,刺梨成为当地村民的致富法宝。
茶香村的刺梨产业,是黔南大力发展绿色富民产业,优化林业产业结构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持续强化刺梨提质增效行动。发布实施了《黔南州促进刺梨产业发展条例》,印发《黔南州推进刺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黔南州刺梨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年)》等,让刺梨产业在黔南遍地开花。
目前,全州实施刺梨基地提质增效8.1万亩,刺梨订单化生产合作面积15.4万亩,完成刺梨农业保险投保面积5.76万亩,新建和改扩建佳凯、山珍冠、敏子、山王果、小茨科技等5家企业,占年度目标任务3家的166.7%;刺梨产业综合产值14.22亿元,占年度目标任务35亿元的40.6%。
除了刺梨,黔南还推进山桐子、油茶、无患子等木本油料林产业的稳步发展。2023年全州山桐子产业种植目标20万亩,超出省级指标任务9.5万亩。以贵定县为实施主体。截至目前,全州山桐子产业种植累计12.79万亩,完成任务数的63.95%,全省排名第一。完成油茶扩面种植2.35万亩,省级指标任务2.3万亩,完成任务数的102.17%,低效林改造2.33万亩,省级指标任务1.4万亩,完成任务数的166.42%。
林下经济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
黔南发挥资源禀赋的优势,探索“国储林+N”模式绿色发展新路,推进“国储林+林下经济”、创新“国储林+木本粮油”、深化“国储林+绿色红利”,让国储林的能量得到巨大发挥,让这份能量惠及千万人民群众。
截至目前,国储林项目建设带动202个村集体经济发展,实现村集体经济创收2834万元,带动群众增收3.5亿元,覆盖1.7万户,户均累计增收2.17万余元。全州林下经济累计推进总面积438.57万亩,实现产值80.81亿元。
在推进林业生态建设上,黔南跋山涉水、步履不停。党的十八大以来,黔南交出了一份写在青山绿水间、更写在人民心间的亮丽答卷。展望未来,黔南将继续在森林质量、治理能力、产业发展、争资争项、党的建设上实现“五个同步跃升”,描绘出一幅气势恢宏“千里江山图”,打造出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的绿色新黔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