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皇帝这个称呼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王,有天下曰王。帝与王一也。” 商周时期,

皇帝这个称呼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王,有天下曰王。帝与王一也。” 商周时期,王是对天子的称呼,比如商纣王、周文王等。 皇帝一词的出现始于秦始皇。秦虽二世而亡,但“皇帝”这一称号流传了下来,为后世历代沿用。 皇帝是封建王朝的最高统治者。 皇,早期是上天、光明之意,“因给予万物生机谓之皇”; 帝,则是生物之主,有生育繁衍之源的意思。 在上古时期,“皇”与“帝”都是用来称呼最高统治者的称号,如“三皇五帝”。 有人专门统计过,自秦2000多年下来,中国正统王朝的皇帝总共有349位 汉代,汉高祖刘邦封赐异姓功臣为王,王自此成为封建社会的最高封爵。后异姓王发动叛乱,刘邦将之尽行剿灭后,封赐宗室子弟为王,并规定后世非同姓不得封王。此规矩为后来历代统治者所遵循,异姓臣子功劳再大最多封侯(但也有统治者对拥兵自雄的武人无力剿灭而被迫对其封王的情况,如清代的三藩王)。 西汉时,发生了同姓王叛乱的“七国之乱”, 西晋也发生了同姓王叛乱的“八国之乱”。此后的历代统治者均认识到同姓王也不可靠,因此对同姓封王时只是赐其爵号,不再封地。 自此,王成为封赐宗室的最高爵位,直至清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