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vivo是个棋手的话,他一定是那种落子之前很沉得住气的类型,往好了说,不浮躁,往坏了说……有点急人。
明明是一个从创立品牌之初就很重视音频的品牌,明明Xplay5s是许多人心目中的手机音质史上最佳,明明这牌子做耳机是最理所应当的,但是他们对耳机却一直有种“我知道这东西大有学问所以我更谨慎”的顾虑感:有线耳机当道的时候就没怎么出相关产品,首款真无线vivo TWS落子也明显偏慢,至于第一款主动降噪真无线vivo TWS 2,则是直到如今才姗姗来迟。
但也正是这份审慎劲儿,让我对这款产品提前拥有了更高的期待值,这是一种很容易理解的心态:你这么在意音频,又这么迟迟不动作,那么终于拿出的这款产品,应该至少是值回票价的吧?或者?是不是还能给人更多惊喜?
得承认,这种心态下,会对产品要求更严苛一些,那么,带着这份严苛,让我们从外到内的,来了解一下这款千呼万唤终于使出来的:vivo TWS 2。
包装和配件呢,就很常规,不大的盒子,打开是端正摆放的耳机盒主体,盒子下面会有备用硅胶套和短款数据线,上盖内则藏着说明书和保修卡——看着很实用向工具向,实际上现在大家对待真无线的态度也都很明确了,这玩意儿就是拿来做工具用的,包装方面倾向浮华,大可不必。
本体果不其然,延续了之前两款TWS的设置,渐变深蓝的设计(应该还会同步发售白色款),做工一如既往的严丝合缝,某些真无线上那种廉价触感在这里是找不到的,摸起来看起来都够有档次感,只不过这种弧度+镜面反光的搞法,比较考验拍照技术,实物比我的渣图好看,就会极度正常。
耳塞本体设计语言也容易让人联想起之前发售的两款非入耳真无线,当然这次终于是入耳款了,腔体不大,也不容易甩脱(但由于没有鲨鱼鳍之类的额外固定设计,故而剧烈运动还是不推荐的),戴起来很好的兼顾了舒适度和贴合度,且具备可以平衡耳压的通气系统,佩戴感满分十分的话我可以给它打到八点五分。
功能方面,vivo TWS 2果然是有备而来:总续航高达30小时,单边续航最长8小时,支持压感操控、多设备连接、入耳检测、语音控制、查找耳机这些功能该有都有,甚至还支持实时翻译功能,防水防尘则是IP54的规格,三麦克风通话降噪——这些配置,绝对堪称主流,部分功能还做到了“人无我有”,诚意很足。
不过我知道,上面这些,大多数读者朋友是扫一眼就下来了,大家最关心的,更多是降噪和音质这两桩,对吧?
真无线如何拥有相对较好的音质呢?这个问题很多消费者都已经颇有心得:首先你得有个合适的喇叭,这喇叭不能很难驱动不然真无线有限的电池容量会顶不住,然后在这个前提下你要选用尽量高水准的东西,并且做出更科学更高明的声学硬件设计,最后你的算法要调得比较好,还有一点很关键就是,传输这块儿要过关,弄个SBC那肯定是不够看的,对吧?
结果是,vivo这次做的一切,理论上还在上述范畴,但实际上,却已经超越了……
首先,vivo使用了一个叫做DEEP-HD超清音频引擎的玩意儿,听着有点玄乎对吧?其实也不玄乎,就是说:很多真无线,它可能选用了一个规格非常炸的传输格式,听起来比CD码率还要高,可是呢,行业通用的蓝牙音频协议(A2DP)无法提供高带宽的音频传输,也就是说传输的下端水管很粗,上端却接着一个小细管子……DEEP-HD超清音频引擎则是用具有突破性的QHS高带宽技术,音频传输带宽最大提升1倍,等于上面也给你留个粗管子,这个技术可能以后也会有更多厂家采用,目前为止,vivo是首家。
那么,下面那节管子呢?很敞亮,高通的aptX Adaptive(AAC和SBC当然也支持),这是一个能很好兼顾高规格音频质量与传输稳定性的玩意儿。实测下来vivo TWS 2在复杂场景下依然具备很低的断连率、很高的扛干扰能力,且音质依旧能维持得贼稳,那种“在家听一个声儿,在机场听是另一个声儿”的情况,在这里就不会出现了。
从根子上解决完传输之后,再来看vivo选用的12.2mm大动圈单元——关于大尺寸这件事,vivo在前后三款真无线上,都挺执念的,并且又有本事把腔体控制得不硕不肥,这就很了不起了。这个单元的声音表现,稍后咱们细说。
并且,这款耳机还配备了三种可选的DeepX 2.0立体声效,加上默认音效就是四种,多乎哉?不多也,毕竟有些竞品会配备的音效高达20种左右。然而这四个音效,真的蛮有意思的,这段也放在音质里一起聊,好啦,大家揉揉眼睛伸伸懒腰,我们讲下这款耳机的降噪先。
直接抛结论:vivo TWS 2的主动降噪能力,在目前的一众竞品里,处于第一梯队水准,大概齐属于《神雕侠侣》里东邪西狂南僧北侠中顽童的其中一位(可能BOSE大鲨要算金轮法王),它的降噪在数据上达到了40dB的深度降噪级别,港真这种数据我很少引用,更多是靠自己听,然而vivo这个厂牌在测试环节是出了名的宁愿往少了说也不愿意吹牛,所以这个成绩真的还蛮亮眼的。降噪风格方面,这款耳机算是那种杂音小、背景明澈、负压效应轻的同时却能够很大程度上消抑背景噪音的级别,具备三级降噪程度可选,并且有智能降噪模式可以应付复杂环境,这已经是很具备实用度的配置了。此外它不会像有些耳机一样,一旦开了降噪音质就变一个风格,或者说开了降噪听音乐时背景就很“脏”“乱”,再或是负压效应使人眩晕(它的负压效应堪称温柔)——它未见得是绝对降噪能力最强的那个,但是它在降噪最强的一众高手里,可能是听起来最舒服自然的那个。
声音,哈哈哈哈哈,终于写到这个环节了——你们猜vivo TWS 2的声音风格,是偏HUFI偏轰隆隆暖融融?还是偏细腻锋芒?或者平淡乏味?
都不是,vivo这个牌子在对待声音这块儿,有个一以贯之的“强迫症”:框架一定要工整,把能量都弄去中低频这种它绝对抵触,或者搞得很尖锐很锋利这种事呢,初期的X1、X3两台手机有这个倾向,后来回过味儿来之后也立马杜绝了,所以他家东西,四平八稳,音色也强调还原正确,是个大前提。
那如果vivo TWS 2也是这个味儿,会不会,就没啥特色了?
然而并非如此,TWS 2在上述前提下,是加了些别的心思的,而这加进去的东西,尤其精彩。
是这样的:明明vivo TWS 2是个硬素质蛮好的耳机,结合我们之前说的12.2mm喇叭和DEEP-HD这些足料支撑,它的三频张开程度和分离度、频宽、以及对细节的呈现都属于真无线里的高杆;却很妙的做了些许的软化处理,线条感明晰之余但不硬邦邦,高频明明有竞品里极佳的空间感却毫不刺耳,低频也绝不敲铁皮,就像一个超模身材的姑娘,却趁着假期在家多涨了五斤肉,看起来就不会那么骨感那么过于瘦削,这使得它的三频都在“犀利”和“丰厚”中间取了个合适的平均值,听起来十分适口,舒服,且各频段都具备相当好的弹性和光泽度。
而且,这副塞子的模拟味儿,够足(音色也稍稍偏暖),它的表达不刻意不匠气,该有的细节不打折扣之余,该给的饱满度和音乐味道也都给到上佳,你要说很华丽或者很有高级感那倒不至于,毕竟真无线在动态控制和背景黑度这些方面想做到很好难度系数堪比登天;不过若只跟同类竞品比较,或者说只听动态没那么大的音乐的话,它真的是又有素质又有听感的典型。较为严谨干净的底子+堪称活泼生动的表达+高分的细节呈现能力,都有了,都足了,低频有骨有肉有下潜,中频细节足泛音适当且舒展自然,高频延伸和解析都给得超过绝大部分竞品,透明度也很OK。器乐音色相对很正确+乐感十分舒适+耐听度颇高,这样的真无线,我真的觉得,好棒了,好棒了!这是很认真很重视的态度,才会做出来的产品,真心要赞!
最后得夸一下那四个音效:“超重低音”顾名思义就是拿来增强低频的,低频量感和冲击力会一下子变大不少,高频延伸和空间感也会随之缩减,这个音效调得比较中规中矩,没有在三频衔接上出错,就是给那些需要低频量大的消费者一个框架依然不跑偏的选项,而且低频很Q弹;“清澈人声”会刻意凸显并挑亮人声的频段,同时低频的量感随之也有收缩,适合听慢歌;“清亮高音”则是一个高明至极的音效,低频的量感虽然有所缩减下潜却更到位了,高频则变得倾向于华丽悠扬,中频也不至于凹,这个听感很有AKG K314P的神韵,是非常非常有味道的一个玩法!
聊完音质,说下通话和延迟吧:延迟低至88ms,这个成绩堪称恐怖,用vivo/iQOO的众多朋友有福了,通话和抗风噪通话这里,实测是很高的水准,一句话就是:你应该挑不出毛病来着。
那么,这款耳机,它的总结该怎么写呢?
还是应该先从木桶效应开始写,毕竟为什么真无线是手机厂牌做得更好?主要原因就在于真无线这个东西,它要考的试,太多太多了,很多试卷摆在面前,有一项不及格你就只能是小众产品。诸如通话、信号稳定度之类的卷子,传统音频厂商要搞定这个真的很难,要花的钱真未必花得起。而vivo TWS 2在佩戴、续航、通话、延迟、降噪能力、功能性各方面,没有任何一项会形成短板,相反还有不少加分项。首先就可以得出:它是一款成熟全面的真无线,这么个结论。
在此基础上,它又是个降噪强,音质更强的产品。这个音质强当然不是指代它能跟有线的一些牛掰塞子叫板,而是说放在同类产品里,它称得上素质又高分,听感又高明,这个听感,你拿来日常听歌,会觉得好听耐听甚至欲罢不能,比一些听感乏味或者素质拉胯的竞品高到不知道哪里去了。这样的产品,才使得我起了这么一个脱自《棋魂》的标题,是的——vivo做真无线主动降噪耳机,应该是主流手机厂里最晚的那个,但是它在以颤抖之身追赶,怀敬畏之心挑战。
去掉煽情,踏踏实实的推荐一句就是:这会是一款对消费者来说,很好用、也很好听的产品,vivo TWS 2,值得vivo/iQOO手机用户必买,也值得安卓阵营的所有手机用户,认真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