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尽管1994年中央军委刘华清、张震两个副主席在为粟裕平反的纪念文章里,明确写着“

尽管1994年中央军委刘华清、张震两个副主席在为粟裕平反的纪念文章里,明确写着“华东野战军、第三野战军的光辉战绩,在战役指挥上,粟裕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尽管随着近些年大量的档案电报史料公开,使我们更趋于客观地研究将帅及他们之间的历史关系,但我们仍能深深地感到:四大野战军中较之其他三大野战军,三野在指挥问题上的争议历来较大,在领导人之间的关系上亦较为复杂。所以,研究起来更显得不易把握,甚至有些“棘手”的感觉。 这种“棘手”,一是缘于华东党政一把手一直是饶漱石,而他又在建国后没几年便因“高饶事件”而彻底倒台;二是缘于粟裕虽一直是副司令员,却被赋予“战役指挥交粟负责”,最主要的是1958年他也受到重批,及至上世纪六十年代修史时,凡是涉及到粟裕的战役战例均被忽略,乃至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拍《黄桥决战》电影时,粟裕这个前线总指挥依然不得不用“谷盈”的化名;三是军史上虽曾有“陈不离粟、粟不离陈”之说,然而,经过1958年军委扩大会议的那次风波,也给两人的关系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以至于不时在网上见到一些不同的解读;四是华东两个军政主官陈毅和饶漱石,毕竟曾有过新四军时期“黄花塘事件”的介蒂,如何厘清两人的历史关系与恩怨,也不是容易把握之事。 基于上述这些原因,尽管有不少军迷们希望帅克多讲一讲三野(华东)的领导层及指挥关系问题,但帅克总觉得不太好把握、不太好写。尽管间或写了一点,也远达不到系列和军迷们的要求。 昨天帅克在头条上发布的《再谈饶漱石:能否说饶不离粟、粟不离饶?真有随饶反陈说?》便是一个实践探讨。接下来,帅克将加大这方面的研究力度,努力多发表这方面的作品,以飨读者。欢迎评论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