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原住民”如何管好钱袋子?肖钢、尚福林、诺奖得主有话说

上观新闻 2023-09-09 06:20:14

一部手机就是一个银行网点,9成以上业务都能“点一点”办理,传统的金融服务业态正在经历变革,年轻人的投资渠道逐渐多元化。9月8日,外滩大会财富管理行业论坛上,中国证监会原主席肖钢、原中国银监会主席尚福林、诺奖得主罗伯特·席勒等嘉宾共同探讨,“互联网原住民”这一代的新投资者,对管理“钱袋子”的便捷性、专业性、智能化提出了更高要求。

据《2022年中国银行业服务报告》显示,银行平均电子分流率97%,9成以上业务都已实现线上化。第三方数据监控平台显示,2023年6月底,中国手机银行App月活用户数超5亿。银行在微信和支付宝上的小程序超过200多款。

手机银行让银行越来越像“互联网公司”。截至2022年底,工商银行App月活1.74亿,与许多头部互联网公司相当。招商银行把许多生活服务也搬进App,包括餐饮服务、电影院购票及出行服务等。

“以前的数字财富管理,主要是银行、保险等机构把理财产品放到网上销售,但是后来各家的产品同质化越来越严重,服务差异化成了新的机会。”肖钢认为,从产品的互联网化,转向服务的互联网化,已成为行业发展的重要趋势,比如理财直播、理财社区已经基本成为行业陪伴和投教的标配。

“数字时代财富管理处在重要的发展机遇期。”尚福林表示,截至今年6月底,我国公募基金资产净值合计27.69万亿元,已超过了银行理财规模。今年上半年,主动权益类基金规模减少超过2000亿元,而ETF等被动指数类基金规模逆势增长,首次出现超千亿规模的ETF基金。7月8日,证监会还推出公募基金费率改革,目前宣布降费的公募管理机构超过90家,降费基金数量超过2500只。

“伴随居民家庭和企业对资产配置的强烈需求,发展财富管理业务成为资管机构实现自身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他还表示,外部环境、人口结构变化和国民收入增长,居民家庭资产中房地产等实物资产与金融资产的配置结构面临改变,未来医疗、养老需求将进一步显现。投资者的“固定收益”预期被打破,投顾需求更加突出,需要得到更专业的投资建议、财务规划等综合金融服务。同时,考虑到我国个人投资者占比高的实际情况,也对投资者教育与权益保护提出了更高要求。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耶鲁大学斯特灵经济学教授罗伯特·席勒也表达了对中国财富管理实践的关注。他认为,中国和美国处于相似的阶段,都在采用先进的金融技术,结合行为金融学和心理学研究,关注投资者心理,引导理性投资。“必须考虑投机泡沫的风险,加强投资者教育,让一些人有更多的风险管理视角,不只是凭运气去投资。”

0 阅读: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