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记者刘迅王晨曦
通讯员宗昕彦何涛
男子1个月之前体检发现肾功能衰竭,近日又突发急性心肌梗死,需打造影剂行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PCI)。两难之际,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心血管病医院心血管内科专家团队创造性地提出利用血管内超声,进行零造影剂PCI,成功实现“救心保肾”。9月8日,在医护的精心治疗和照护下,他康复出院。
34岁的张先生(化姓)家住武穴,平日工作繁多,时常忽略饮食健康,渐渐发展为肥胖体型。1个月前,他体检时发现肾功能已严重损害,处于尿毒症前期,而还未等他从肾衰竭的打击中缓过神,又突发急性心肌梗死,张先生被紧急送往武汉大学中南医院。
突发的心梗必须采用PCI进行早期诊治,以尽可能减少缺血对心脏功能的损伤。通常,使用含碘离子的造影剂是PCI术中必不可少的。医生需要根据造影结果制定手术策略,选择型号合适的球囊和支架,术中造影以显示血管的走向和导管、导丝的位置,精确定位球囊、支架的位置,释放支架后还需要造影评估手术效果。
然而,面对肾功能情况极差的患者,医生们都犯了难,造影剂的注入对他此时的肾脏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但PCI也同样是张先生的“救命神器”。没有造影剂的指引,整台手术就相当于“雾中探路”。此时,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胡笑容、副主任医师范永臻另辟蹊径,运用一种检查冠脉血管的利器——血管内超声(IVUS),利用其超声多普勒显像技术,像“眼睛”一样深入血管内部,以评估患者冠脉病变的情况,制定精准手术方案,并指引导丝通过、球囊扩张以及支架置入等一系列手术操作。
在充分沟通打消患者顾虑后,范永臻为其实施了血管内超声引导的冠脉PCI,术中顺利将导丝和超声导管输送至病变血管,并借助血管内超声结合X线透视进行精确标记定位,准确测量支架直径和长度后,成功于患者前降支病变处置入二枚支架,术中全程“零”造影剂。术后,张先生恢复良好,心脏功能并未受到明显影响。9月8日,在医护的精心治疗、照护下,张先生顺利出院。
范永臻表示,这项技术让造影剂过敏和严重肾病的患者都不再是PCI手术的绝对禁忌,能进一步发挥PCI对于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作用。他同时提醒广大市民,要注重自身饮食健康,养成定期体检的习惯,发现心血管疾病的潜在风险需要尽早接受治疗。
萦绕算挽思理伶
这是医生份内工作,我们只有顺其自然,自己注重保健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随便啦
好好查查这个医生,他肯定有问题
笨娜娜
医德高崇,技术精准,白衣天使辛苦了!祝愿中国🇨🇳人民健康万岁
椒麻鸡
超声是怎么过狭窄病变的?
窗外落叶
这个不专业,不敢说!
帆帆兔
艾灸,与多晒背,多运动,饮食清淡,坚持练习八部金刚功,身体才会防患于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