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才是刀郎最狠的报复 作者:洞见 以为刀郎封刀了,原来是在磨刀。 沉寂十年,刀郎携新专辑《山歌寥哉》王者归来。 一首《罗刹海市》更是如深水炸弹,炸翻了华语乐坛。 无数人从这些歌中听出了刀郎“对往事的复仇”,乐此不疲地解读,谁是“马户”,谁是“又鸟”,谁又是“自古公公好威名”…… 我明白人人都有一颗快意恩仇的心,但刀郎10年巨制,真的未必是为了报复伤害过他的人。 正如南大文学院的苗怀明教授评价:“我愿意解读为刀郎对社会丑恶现象的嘲讽,不是具体针对哪个人。” 我也喜欢《山歌寥哉》的社会性。 蒲松龄笔下的罗刹国,是一个颠倒黑白、是非不分的国度,以丑为美、以美为贱。 蒲松龄在文末以十六字作盖棺定论:花面逢迎,世情如鬼。嗜痂之癖,举世一辙。 世态与鬼蜮无异,都有着以丑为美的癖好。 刀郎心有戚戚焉,所以《罗刹海市》的最后一句是这样写的:是我们人类根本的问题。 与其把这首歌当作对某些人的反击,不如把它当成对当今社会的思考。 因为颠倒黑白的事,刀郎遇到过,你我也遇到过。 我还喜欢《山歌寥哉》的艺术性。 何为山歌? 刀郎在专辑封面上写道:书契以来,代有歌谣,自楚骚唐律,争妍竞畅,而民间性情之响,遂不得列之于诗坛,于是别之曰山歌。 何为寥哉? 既音同“聊斋”,也是在说我们拥有灿烂的民间音乐,呈现在大众眼前的,却寥落无几。 因此,刀郎想给我们提供一场丰富的文化盛宴。 《罗刹海市》以靠山调为主旋律,融合西河大鼓和东北二人转的音乐节奏;《颠倒歌》借用长江流域流行的民间小调,栽秧号子的音乐元素。 歌词引经据典,却不堆砌。 《罗刹海市》有二十多处用典,环环相扣。 《颠倒歌》中的采薜荔,水呀来呀,树梢搴那芙蓉花,出自屈原《九歌》; 《未来的底片》中,昨日犹似羽衣舞,今朝北邙狐兔窟,取自《菜根谭》。 …… 作家张丰才会说:“流行乐坛需要像刀郎这样的声音,需要一首《罗刹海市》来荡涤心灵,欢迎刀郎归来,是因为人们对以丑为美的风气已经忍受太久了。” 一张《山歌寥哉》,把刀郎推到歌手生涯的新高度。 细剖这专辑,你会发现刀郎的文学艺术水准让人惊叹,如此歌词,恐怕真不是为了针对任何个人。 一千个人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当一部艺术作品有着极高境界的时候,解读那是受众的事情。 如果说刀郎有过报复,那么不解释、不理睬,才是他最狠的报复。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