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三走红后,赵本山托人传话,想收他为徒,那时还是“出了山海关,有事找本山”的年代,魏三对于老赵的盛情相邀,自然求之不得,但他朋友的一句话,一盆水浇灭了魏三的拜师火苗。 起先,魏三觉得赵本山名气大,跟着他背靠大树好乘凉,肯定挣钱更多,名气更大。 别看魏三没啥文化,却懂得三个臭皮匠,胜过诸葛亮的道理,在回复赵本山之前,他专门将一帮朋友请到酒桌上,让他们给出个主意,到底接不接受小品王的收徒请求。 几个朋友口径一致地让他别拜师,还语重心长地跟他摆明利害关系,让他魏三想想,老赵这么有名,干嘛找你啊? 魏三被朋友一说,立刻冷静了,觉得他们言之成理。 按理说,都是徒弟们削尖脑袋主动拜师,哪有名师主动收徒的呀?收的徒弟,还是有点名气的。 魏三当时在东北,算得上一号人物,除了赵本山,二人转领域无出其右者,干嘛自降身价,给他当徒弟呀。 而且进了本山传媒,也没有自在为王舒服啊,肯定有限制,不让干这,不让干那的。 但是,假如他当时能料到,自己还是拜师了,而且拜的还是潘长江,是不是就接受了赵本山递过来的橄榄枝了呢? 听说赵本山在东北主动请求收徒的,还有两位拒绝了他,这二位也是名震东北的知名艺人,直到今天,还活跃在舞台之上,您知道是哪两位么?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