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安徽新闻9月12日电(通讯员廖琴芳)“嗡嗡嗡……”连日来,在黟县宏潭乡宏杨盆地水稻种植区,只见技术人员把调配好的农药倒入无人机药箱,一架装满混合药液的无人机腾空而起,按照设定路线在空中盘旋,沿着绿油油的稻田匀速飞行,雾状的农药从机体喷出均匀地播撒在田间地头,整个过程快捷又高效。
眼下正值水稻生长关键期,也是病虫害高发期,宏潭乡的种粮大户抢抓农时,利用无人机给稻田喷洒肥料和农药,确保今年的水稻丰产丰收。
“今年我们合作社种了1500多亩水稻,如果请人工施肥和打农药,将是很大一笔开支,使用无人机施肥喷药速度更快、效率更高,大大降低了人力成本,而且提高了农药的使用效率。”宏潭乡佘溪村粮油种植大户方国文对笔者说道:
“一台无人机大概只要1分多钟就能完成1亩地的作业,相比传统的人工打农药的方式,无人机喷洒农药用时少、效率高,受地面环境限制较小,基本能达到无缝隙全覆盖的效果的,施药也更加精准,优势更为突出。”
无人机施药是近几年来推广的一项病虫害防治新兴技术,施药均匀,雾化的药液可直接附着在植物的根茎叶上,最终达到防治各种病虫害的效果,并极大的降低人工成本,节约用水量,有效解决了农药残留和土壤水源污染问题。
近年来,宏潭乡积极探索科技支撑乡村振兴模式,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智能化水平,依托宏杨盆地、竹佘盆地地势平坦规模化种植优势,实现了从犁田、播种、插秧、施肥、喷农药、收割全过程机械化作业,极大提高了粮食种植效率,实现科技与产业的深度融合,为宏潭乡农业高质量发展增添新动能,为乡村振兴农业发展按下“快进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