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人说王勃写的滕王阁诗,还没有他写的《滕王阁序》注目,是不是有点喧宾夺主的味道?这可是人称天下第一骈文,如何记忆真是老大难问题!滕王高阁临江渚:滕王阁位于赣江及抚江的交汇处。佩玉:是贵族身上的一种配饰。鸾鸣也叫鸣銮,是车上的铃铛。南浦:中国古代文化中,木火金水配东南西北,木火代表着希望、温暖,人们喜欢用中南来描述一些景物。西山:代表着傍晚和暮色。闲云:清闲的云彩。阁中帝子:唐王李渊的儿子的李元婴,也就是修建滕王阁的人。槛:jian,建筑物的栏杆,兽笼,囚笼。Kan:门的下部,厅堂的栏杆和井栏。

滕王阁临江而建,豪华的盛宴已经完毕。雕梁画栋与南浦的云彩相连,夜晚西山的风雨吹动着珠帘。潭里照出了悠闲的云彩,时光悄悄流逝多少年了。滕王阁的缔造者早已不见,栏杆外的长江却依然流淌着。有网友指出将《滕王阁序》,分成几段就较好背诵了。第1段说的是滕王阁地理的位置,引出“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两个著名成语,然后描述滕王阁盛会的有关人物如都督阎公、宇文新州及孟学士和王将军,引出“高朋满座”,然后联系到自己“童子何知,躬逢胜饯”。

第2段,作者对时间进行描写,亲自上滕王阁,仔细描写周围的环境,以及滕王阁刚刚修建时的雄姿,引出了“落霞与孤鹜齐飞,渔舟唱晚”等等千古名句。

然后将滕王阁与脽园青竹、彭泽之樽、邺水之华、临川之笔相媲美,兴尽悲来又联想到自己,“萍水相逢”,“奉宣室以何年?”

第3段,郁闷的情绪跃然纸上,作者举出了冯唐、李广、贾谊、梁鸿及孟尝、阮籍,这些命运多舛的人物,引出自己应当“老当益壮”,“穷且益坚”,这既是在鼓励自己,又是在勉励后人。东隅已逝,收之桑榆,这既是内心的安慰,也是世间的规律,读到这里许多人焦虑的心情都荡然无存,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人不能局限于眼前的得失,要看到未来的情景,目光要放得更远一些。

第4段更让人悲愤不已,作者自称自己是三尺微命一介书生,也想学习终军、班超、宗悫、谢安那样为国尽忠,可是又想到孔鲤在父亲的督促下学习,孟母三迁的故事,杨意与司马相如,钟子期和俞伯牙,才感到人的命运,其实不完全掌握在自己的手里。

我忽然想到是越调剧《陈三两爬堂》中陈三两的形象。这是个琴棋书画样样在行的女人,然而她命运多舛,沦落为妓女,弟弟也侮辱她,即使是自己苦读文章,那又怎么样?到头来仍为风尘之女!王勃在《滕王阁序》中,呼号呐喊,可人们只是欣赏他的绝佳诗句,谁能体会他的心情呢?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想通了,这就是人生,不要为自己一时的得失困窘而耿耿于怀,未来也许有广阔的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