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4日,南海区召开区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学习会,邀请季华实验室专家围绕季华实验室发展情况以及“璀璨行动”推进情况作专题辅导报告,旨在深入推进“璀璨行动”。
南海区委书记顾耀辉表示,南海将配合季华实验室深入推动“璀璨行动”,招引集聚一批高层次创新团队、专业工程师队伍和上下游企业,打造国内领先的显示制造装备研发和生产基地,助力南海以科技创新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两高四新”现代产业培育,不断支撑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着力攻克显示制造装备“卡脖子”技术
打造千亿元级显示制造装备研发和生产基地
专题学习会邀请了季华实验室党委副书记、副主任孟徽作“全力服务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挺膺担当科技自立自强”的专题报告,他首先介绍了季华实验室的发展情况。
作为广东省委、省政府启动的首批4家广东省实验室之一,季华实验室以打造先进制造科学与技术领域国内一流、国际高端的战略科技创新平台为目标,取得了快速发展。总人员规模达1373人,引进及组建科研团队62个,全职引进中国科学院院士1名,双聘院士13名,高层次人才38人,高级职称207人。
围绕国家和广东省重大需求,立足佛山产业发展需要,季华实验室搭建了9个专业科研平台,8个公共科研平台,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取得系列代表性成果,累计申请1475件发明专利,其中786件获授权,年度独有发明专利申请量和独有发明专利申请量居全省科研院所前列,成功孵化了20家科技型企业。
在加快实验室建设的同时,季华实验室还谋划了以“璀璨行动”为代表的重大科研活动。“璀璨行动”是在广东省委、省政府部署下,由季华实验室(先进制造科学与技术广东省实验室)牵头组织实施、联合我国显示领域优势研究单位和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推动显示产业升级的重大行动,去年6月26日在佛山启动。
新型显示产业是影响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性、基础性、先导性产业,我国平板显示产业规模全球第一。而显示制造装备是新型显示产业的核心环节,也是支撑广东省20个战略性产业集群发展的重要领域。“璀璨行动”的实施,旨在推动显示制造装备技术升级,培育千亿产业集群,是广东建设科技创新强省、粤港澳大湾区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重要战略举措。
孟徽介绍,作为“璀璨行动”的牵头单位,季华实验室迅速行动,对新型显示产业技术升级和产业方向进行了广泛调研,制定了实施方案,在广东省、佛山市的支持下加快人才队伍建设,成立了专门的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平台企业,稳步推进“璀璨行动”的落地。
根据计划,“璀璨行动”分两个阶段实施,通过着力攻克一批显示制造装备关键核心技术,推动新型显示与装备制造产业高质量发展;打造千亿元级显示制造装备研发和生产基地,培育一支科研素质过硬的人才队伍,集聚一批国产显示核心装备优势制造企业和配套企业落地投资建厂,助力广东省新型显示产业规模跃上新台阶。
科技创新是南海高质量发展必然选择
建强科创平台打造成果转化新高地
南海区委书记顾耀辉表示,通过对“璀璨行动”的专题学习,有助于推动新型显示装备产业和人才聚集南海发展。对于接下来如何更好配合“璀璨行动”实施,助力南海高质量发展,他提出三点意见。
首次要强化创新驱动,塑造经济发展新优势。科技创新是制胜未来的关键变量,近年来,南海围绕“1114”工作体系,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断激发企业、平台、人才的创新活力和创造潜力,提升制造业创新发展能力,企业研发投入保持较快增速,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创新型中小企业的总量优势更加明显,企业发展活力持续释放。顾耀辉表示,走科技创新之路,是南海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要深刻把握技术发展的规律,及时掌握产业发展的动态,坚定不移走创新发展之路,以科技创新引领南海经济发展高质量发展。
其次要建强科创平台,激发转型发展新动能。近年来,佛山市、南海区大力支持科创平台建设,在南海建设了季华实验室、仙湖实验室等一批高端科创平台,打造了中国科学院高技术产业基地、中国(广东)机器人集成创新中心、清华大学华南新材料产业园等科技成果转化园区,孵化和引进企业超600家。其中,季华实验室谋划了以“璀璨行动”为代表的重大科研活动,率先蹚出了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新模式、新路径。接下来,南海要积极参与“璀璨行动”计划,敢于担当、主动作为,聚焦“璀璨行动”具体需求,在园区建设、人才引进、招商引资等方面,为“璀璨行动”提供有力支撑。以服务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进一步加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为新兴产业培育和传统产业转型蓄势赋能。
最后要促进两家携手,打造成果转化新高地。顾耀辉表示,强化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要求更多科技成果加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要将科研成果转化率作为衡量科创平台建设的关键指标,发挥“南海科技成果转化平台”资源对接作用,搭建企业和科创平台之间的信息沟通机制,组织开展常态化成果转化活动。深入实施“科学家+企业家”计划,搭建常态化对接沟通桥梁,促成科学家与企业家合作创新、携手创业。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支持组建创新联合体,围绕制约产业发展的核心技术开展“揭榜挂帅”和重点领域科技攻关。要探索建立更为有效的产学研合作机制,更加高效的科研成果转移转化机制,更为注重研发能力的招商评价机制,进一步强化土地、人才、资金等要素保障,切实把“实验室的创新成果”加速转化为“生产线的真金白银”。
南方+记者孙景锋
[作者]孙景锋
[来源]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