碾压人工智能,人类靠它取胜

抽屉电影 2025-04-11 06:16:56

当人工智能距离人类社会越来越近的时候,人类社会的未来就成了一个热门议题。究竟机器人能不能取代人类,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回答,但是这些回答的背后体现的是人们对于科技的焦虑,但很多时候却并不能体现人类对于自身的了解。机器人究竟是不是一定能全方位的替代人类,以及人类与机器人究竟有什么本质的区别。这才是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如果作为人类不能意识到自己有别于机器的特性,那么对于未来科技的焦虑就无意义。

今天给大家推荐的影片《野兽》着眼的是未来世界,未来世界里,机器人究竟能不能取代人类?机器人究竟能不能让人类拥有一个完美的生活,本片进行了讨论,答案也不言自明。

《野兽》讲述的是情感在人类世界的妙用以及重要意义。未来世界,一个名叫加布里埃尔的女人想要让自己的DNA得到净化,净化DNA的方式就是让她不断地在时空穿梭,穿梭的过程中逐渐的丢掉自己的情感。然而在时空穿梭中,加布里埃尔不断地遇见同一个男人路易斯,路易斯每一次出现,加布里埃尔的旅程就多一次快乐。她跟路易斯之间始终保持着一种距离,这种距离看似靠近,实际上却并没有任何的重合。加布里埃尔无法理解这种现象,因而,她的DNA也无法保持纯净。

频繁的见面,频繁的离开,路易斯就像是一个谜一样出现在加布里埃尔的世界里,然而最终,当路易斯开始和加布里埃尔真的走在了一起之后,加布里埃尔彻底的崩溃了,这个时候,她的DNA得到了净化,但这种净化本身对于她却没有任何意义了。

《野兽》的故事在国内的话,可以被拍成数十集的连续剧,再配上“三生三世”什么的估计也能火,但是在本片中,这种三生三世的故事其实并不复杂,它所讲述的看似是未来世界的一种科学观,实际上却是一种哲学观。什么哲学呢?人和机器的差异在哪里。

加布里埃尔一直以来被情所困,因此,她想要在未来世界找到一种方式离开这个困境,然而现实中的困境并不能以她的离开作为结束。当加布里埃尔的情感在不断的活跃的时候,她离开了困境,但离不开造成困境的人。

为什么加布里埃尔可以在不同的时空遇见同一个人,因为同一个人给她自己造成了一种情感上的印象,且这种印象太深。加布里埃尔本身想要的是一个被定制的生活,但人终究不是机器,人无法根除自己的情感的时候,就自然没有办法成为一个像机器人一样,可以被定制且批量生产的物种。这也是人类跟机器人本质的区别,这种区别之下,人类无法完成自己未来的完全定制。

加布里埃尔尝试了,但是最终却失败了,活生生的情感为什么会成为未来社会的威胁,主要原因就在于情感本身带来的是一种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带给人类社会的是一种未知的旅程,而加布里埃尔跟所有的想要未来世界完美无缺的人一样,她想要一种已知的旅程。但越是这样去想,未来世界就越是无法成为这样。机器人只能在物理层面上删除这样一段记忆,然而在精神层面上,加布里埃尔始终想要摆脱的,却如同梦魇一样无法彻底的脱离。

原因就在于加布里埃尔本身想要一种生活是充满确定性的,而人类因为有情感的存在,未来的生活恰恰是充满不确定性的。如果人类想要跟机器人一样在未来占据主导地位,那么自然是无法完成的。与机器有着本质差异的人来并不能真正的成为一种可以批量被物化的工具,这也是人类在地球上以及在未来存在的意义。因此,任何违背这样的意义的尝试最终都将会以失败而告终。

为什么路易斯会在加布里埃尔的脑海中挥之不去,因为路易斯一方面是她的情感寄托,另一方面,路易斯本人也有着跟她一样的情感逻辑,路易斯无法被定义,自然也就挥之不去,然而当路易斯开始被定义的时候,加布里埃尔感觉到的便不再是一个美好的未来世界,而是一种情感的崩溃,这个时候,她或许才真正的靠近了机器人的价值观。这也就是为什么最后,当路易斯开始顺着加布里埃尔之前的想法塑造了自己之后,加布里埃尔就彻底地崩溃了。

人之所以有别于机器,本身在于人是可以思考的,可以思考的人自然是可以跟机器有本质区别的,因为无法被彻底的物化,而情感则是这种思考的最重要一环,如果脱离了情感的存在,这种思考中将也会被取代,这就是人的特性,知道了这个特性,人在未来世界在与机器的竞争中赢面多一分。

……

你好,再见

0 阅读:7
抽屉电影

抽屉电影

佳片有约,邀您品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