窑湾位于大运河与骆马湖交汇处,素有“苏北水域胜江南”之美誉,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水乡古镇。9月12日下午,由江苏省柳琴剧院创作的大型原创柳琴戏《窑湾往事》在盐城市盐都区文化艺术中心上演。
《窑湾往事》采取双线结构,借助古建筑修复师时扬的视角,从在古镇吴家老宅拾得一封素笺开始,揭开运河女儿青鸾的传奇人生,对窑湾的历史脉络、运河精神进行一次有温度的梳理,以弘扬开放、融合、发展的大运河文化。
剧目创作过程中还吸取了昆曲载歌载舞的艺术特色,在舞台风貌上,通过细腻的情节和感情表达让观众带入情境之中。《窑湾往事》导演、著名昆曲艺术家石小梅和新江苏记者分享,“我们要尊重柳琴戏自身的艺术规律,淋漓尽致呈现其艺术特点,同时在传统柳琴戏舞台呈现的基础上,着力将舞台表演精致化、唯美化、意境化,力求给观众更美好的舞台感受。”
对于第三次参加紫金文化艺术节的江苏省柳琴剧院优秀青年演员张晶来说,这个舞台并不陌生。剧中,她饰演的角色青鸾为了追求自由和真爱,努力挣脱束缚,是一位勇敢独立的女性。“创作角色的过程中,每一次的唱腔、每一句的台词和每一个动作,我都认真反复揣摩,努力向青鸾的内心靠拢。思考她思考过的问题,走过她走过的路,直到‘青鸾就是我,我就是青鸾’。”
优美动听的音乐,有趣生动的剧情,细腻精湛的表演,不时引起观众阵阵笑声和掌声。“剧情节奏很紧密,情节生动活泼,感觉时间过得特别快,不够过瘾。”剧目展演过程中,多次出现的铿锵有力的船工号子声令观众们印象深刻,仿佛眼前便是世世代代生活在运河两岸,勤劳勇敢的人们。
“三天不听拉魂腔,吃饭睡觉都不香”,柳琴戏曲调流畅活泼,节奏明快,并有多种花腔,有“拉魂腔”之称,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作为小众的地方戏,柳琴戏如何在新时代走出地方,走近人民?在江苏省柳琴剧院院长韩梅看来,柳琴戏要在守正的基础上做出一些创新。“我们会在音乐、舞台艺术呈现等方面进行创新,比如演员在舞台上通过肢体语言呈现;还有在音乐烘托上,除去传统音乐外,还会加入一些古乐穿插其中,使人听起来特别浑厚和圆润,让原来单调的音乐听起来变得饱满唯美。”
目前江苏省柳琴剧院与江苏省戏剧学校合作,开展2023级江苏省柳琴剧院柳琴戏委培班,招生了24名学生。经过六年专业的系统学习,成绩合格毕业后,孩子们会回归柳琴剧院,成为新一代非遗接班人。“只要有人,就有血脉,就会绵延流长地延续下去。”
新江苏·中国江苏网记者燕钰郭凯伟崔子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