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文殊的智德、证德相对,普贤主一切诸佛的理德、行德。据说普贤发过十种广大行愿,要为佛教弘法竭尽心力。所以,他的尊号是“大行”普贤菩萨。
普贤菩萨的梵文名音译为三曼多跋陀罗,“普”者,是普及一切有情众生,“贤”者是最妙善,谓菩提心。
普贤菩萨的身世,在不同经典中有不同说法:《悲华经》说他是阿弥陀佛成佛前,为转轮王无诤念的第四个太子,与观音、大势至、文殊这三位菩萨是亲兄弟。
不管尚未超脱凡尘时是何身份,《华严经》中的普贤菩萨则是“一切如来有长子,彼名号为普贤尊。”
依据大乘佛教艺术作品中的排列法,文殊菩萨驾狮子侍在释尊的左侧,普贤菩萨则乘白象侍在右侧。文殊象征智、慧、证三德,普贤则显示理、定、行三德。两位菩萨的配合,显示了佛教对于“解行一体、定慧双修”的重视。
由于和众生的因缘以及自己往昔所发的愿力故,普贤菩萨的所有德行中,最为人熟知的便是“愿”和“行”。
愿,是内心深处发出的愿望和决心。
行,就是按照自己的发心,朝着愿望所指的目标,努力地去实践。
如果没有伟大而正确的愿望,行动就会失去指导,就会迷失方向;但没有刻苦踏实的具体行动,“愿”就会成为空谈。所以,愿与行犹如鸟的双翅、车的两轮,缺一不可。
普贤菩萨的“行”和“愿”是相当统一而平衡的:在他还是个初次发起利益众生心念的凡夫时,便许下了十个大愿,即礼敬诸佛、称赞如来、广修供养、忏悔业障、随喜功德、请转法轮、请佛住世、常随佛学、恒顺众生、普皆回向。
发下大愿后,普贤菩萨经过无数劫,专求菩提,不惜献出头目脑髓、身体血肉等一切内外诸物,以大悲心来教化众生,从无半点懈怠和迟疑,终于得到清净妙色、成就广大功德。
峨眉山与普贤信仰据《华严经·菩萨住处品》说,西南方有名叫光明山处,一直住着许多菩萨,现有菩萨名叫贤胜,与其眷属等三人在其中演说法。
因此,中国佛教相传,位于汉地西南部的四川峨眉山是普贤的道场。晋代有慧持和尚从庐山入蜀,在此修建普贤寺,这是峨眉山供奉普贤菩萨之始。
汉地的普贤菩萨像大多头戴宝冠,身穿菩萨装,坐于一六牙白象上,并且骑象的普贤菩萨像大都为合掌。六牙白象据说原为菩萨所化,表示威灵,《普曜经》云:“菩萨便从兜率天上垂降威灵,化作白象,口有六牙。”
白象的六牙象征着佛法中的六度。
《普贤观经》曰:“六牙表六度,四足表四如意(四种禅定)。”六度即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
唐代天台山国清寺隐僧寒山与拾得,行迹怪诞,言语非常,相传是文殊菩萨与普贤菩萨的化身。
寒山子,又名贫子,经常栖身在天台山始丰县西的寒岩幽窟中,因此被称为寒山子,拾得是丰干禅师捡回来的,故名“拾得”。两人常作对答,貌似疯疯癫癫,语言却富含佛理。
他们曾留下一段著名对话,甚为震动人心。
昔日寒山问拾得曰:“世间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恶我、骗我,如何处治乎?”
拾得云:“只是忍他、让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几年你且看他。”
清朝雍正年间,寒山、拾得被追封为“和合二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