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辛苦各位看官支持,文未已标注文献来源,请知悉。
列车之上,列车员推着狭长的推车,轮子在地面上发出吱吱呀呀的响声。
列车员一边叫卖着一边推着车子走过各个车厢,车子中散发出淡淡的饭菜香味,又累又饿的乘客们闻到为之一震。
目送着推车逐渐远去,很多饥饿的乘客又将目光逐渐收回。一整列车厢数千名乘客,掏钱买饭的人寥寥可数。
见到这种情况,列车员也是摇头一叹。
火车上的饭菜卖不出去早已经成为了常态,即便是正值饭点,饭菜的销量也依旧不理想。
曾几何时,火车上的饭菜也是受到过乘客的追捧,究竟是为何沦落至此?
在中国铁路发展的几十年时间里,人们为何抛弃了火车餐饮这一特色服务呢?
一、一代人的味道上世纪70年代之后,纵贯南北的铁路成为了普通乘客们南来北往的主要交通工具。
由于技术原因,绿皮火车的速度始终不快,几十公里每小时的速度需要纵贯南北,而且他每个停靠站都需要大量的时间停靠。
这使得只有几百公里的短途出行,也往往需要半天甚至一天的时间。
那个时候的铁轨是一节一节的,火车行驶通过的时候情况会发出咯噔咯噔的声音,左摇右晃的。
在这种糟糕的行驶环境之下,寻常人只是在火车上待了一两个小时就会觉得身体疲惫,所以在那个时候普通人很少愿意出远门工作。
那么如何在火车的乘坐中恢复体力呢?
从绿皮火车时代开始,火车上便有提供热水,从拎着热水壶四处走动,最终演变成了如今的固定热水点。
但是在车厢中,拿着面饼和凉菜的人很容易吃出肠胃问题。
于是早期的火车工作人员就聘请了大厨,提前放置了各种食材在火车上现场烹饪菜品。
那个时候火车出品的饭食皆是佳肴,虽然对那个时代的人价格依旧昂贵。
在一辆火车上你可以品尝到各地有特色的菜品,南来北往的菜品,那叫一个正宗。
甚至有一些特色火车,会直接推出当地的特色菜品,用作火车菜,外出游玩的乘客不需要特意寻找就能够在火车上吃到当地的特色。
这段时间可以说是火车餐饮的高光时刻。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中国的铁路技术借助国外有所升级,行驶速度和车厢质量都有所提高。
所以从八九十年代之后,火车出行的人逐渐开始变得多了起来,尤其是增加了空调客车之后,搭乘火车的乘客人数持续猛涨。
过去由于乘坐火车的乘客人数相对有限,火车大厨现场烹饪能够满足火车的需求。
但是在八九十年代后,搭乘火车人数动辄上千上万,这已经不是列车厨师现场烹饪能够满足的餐饮需求。
那么如何解决这种问题呢?
根据改革开放的经验,火车餐饮上引入了私人承包模式。这也是后来火车餐饮遭到漠视的由来。
他们都做了什么?
二、餐饮质量由好变差在骤然增长的火车餐饮需求的情况下,引入半成品餐饮模式必不可需,有限的餐车空间之内只能通过这种模式来满足餐饮需求。
私人承包模式早期,在价格和餐饮新鲜度之间截取平衡,采用塑料包装的方式。
这种方式往往通过保温桶先行装载上车,之后到时定点发放,从餐饮新鲜的角度上来讲,相比较起过去必然大打折扣。
但是这个时间段的火车餐饮价格较低,而且依照当时的环境尚且没有更好的替代品。
由此全部乘客对于这个阶段的餐饮接受度也普遍较高。
而且火车餐饮五花八门的彩色包装,丰富动人的卡通形象也让当时精神世界贫乏的国人们印象深刻。
但是引入资本模式所进行的餐饮,必然是要截取更大的利润的。
所以不可避免的,随着初代企业家们质朴的本性逐渐过去,对于利益的追求开始逐渐暴露,由此火车餐饮的价格也越来越高。
相信最近坐过火车的人都知道,不少地区的火车餐饮一盒高达80元。
而且依照现有的餐饮模式,即便火车销售员想要降价,也会因为盒饭保质期本身存在的消耗问题,而导致饭价依旧很高。
与遥遥领先的价格相反的,是饭菜味道的迅速萎缩。
部分火车上的餐饮用草料来形容,几乎完全没差错。
一大盆闷的过头的米饭,一勺汤,几颗大头白菜,红烧肉里只有三两块肥肉,这就算是一个盒饭,更有甚者米饭还半生不熟。
在物质资源极为丰富的当代,火车餐饮还能用这样的产品来应付乘客们,本身就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
对于这样的产品,从消费者角度出发,民众将之抛弃显然是势在必行的。
对于大多数乘客而言,即便是自己从家里带饭,宁可啃着寒冷的馒头,也不愿意去吃这样的饭菜。
更何况现如今替代品们越来越多。
三、时代的更迭如果说火车餐饮的食物质量下降只是一个起因,那么方便面火腿肠、汉堡薯条等速食产品的出现,就是给火车餐饮彻底盖上了棺椁盖。
上世纪90年代之后,方便面开始陆续的出现在民众的日常生活当中。
彼时众多国产品牌纷纷下场,华龙面,六丁木等以高配低价的价格迅速席卷了国内市场。
由此在火车的小车推车,火车站门口的商店中陆续出现了方便面的身影。
几十年的时间下来方便面的价格并没有上涨许多,几乎还保持在5~10元的价格区间之内。
更重要的是,方便面给当时的民众带来耳目一新的感觉。
在方便面厂商的不懈努力之下,方便面的味道也越来越新潮,被民众所广泛接受。
火车上本就有提供的免费开水,泡一碗方便面吃竟然比吃火车餐饮还要方便。
你不能永远保证火车提供的盒饭是热的,但是你泡的方便面一定是热的。
十年前外卖逐渐兴起,在一定时间之内,由于外卖平台的补贴,点一顿外卖的价格竟然比吃一顿方便面还要便宜。
在顾客需求的推动之下,许多外卖平台的周边店家甚至可以做到几分钟之内提前下单,送货入站。
部分地区的车站接送口经常可以看到黄衣和蓝衣小哥的身影,手里举着一份营养和味道俱佳的饭菜。
这样一份饭菜在手中,必然无人再去吃那碗方便面,更何况是被方便面所击败的火车盒饭。
也同样是在这十年之中,全国各地大基建开始,各省市不约而同地建立起了较大规模的火车站。
在火车站内部许多店家纷纷入驻,各类特色小吃,外国快餐纷至沓来。价格略有提升,但是还在接受范围之内。
那么此时顾客只需要在上车之前安静的吃完饭菜即可,甚至可以省略掉等待外卖员送货的急切。
总的来说,火车乘客餐饮的服务模式是逐渐升级迭代的,由此作为原始模式的火车餐饮必然在不断的升级中被淘汰掉。
这是历史发展所必然的。
除了火车餐饮本身的问题之外,带给火车盒饭迎头痛击最严重的,则是高铁技术的诞生。
过去的火车盒饭为什么存在?是因为人们在漫长的火车旅途中又累又饿所产生的。
那么搭乘火车变成一件轻松的事情,那么这份需求是不是就不存在了呢?
随着国家基础工业的发展,无缝钢轨逐渐取代了过去的钢轨。
过去大家所熟悉的火车通过铁道时的咯噔咯噔声消失了,因此火车的行驶变得平稳和安静。
另外,中国铁路经过几轮升级之后,即便是最普通的火车时速也能够维持在100迈以上。
更不用说时速350km每小时的高铁。
过去需要一天所抵达的路程,如今只需要一到两个小时。即便是纵贯南北,也只需要一天的时间。
骤然缩短的旅程时间,直接使得许多乘客没有了吃饭的基本需求。
由此如今高铁的餐车,大多数时候沦为了人们聊天儿和补票的地方,真正在里面就餐的人寥寥无几。
至于火车上销量最大的,除了纪念品应该就是水饮品之类的东西。
结语火车餐饮的出现,是在其特殊历史背景之下的特殊产物。
另外中国人对于推销和垄断市场有着天然的反感,尤其是德不配位,货品和价格不对等的东西。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普通民众出行从过去的行驶需求,逐渐变成了对于精神和物质上的更高要求。
尤其是在一些拥有各种气味的车厢之内,基本没几个人愿意吃饭。
只要等到下车,周边饭店随便挑选。
总的来说,火车餐饮的出现有其积极的一面,在特殊的时间之内填补了特殊时期的物质空白,满足了当时民众的物质需求。
但是时至今日,火车餐饮已经与社会的发展逐渐脱节,被民众抛弃也是理所应当。
想要重新焕发起民众的热情,火车的餐饮部门或者是承包公司必须要做到自上而下的改革。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客观叙述,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图片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参考资料:
小郑侃历史2024-10-08一列火车有几千名乘客,却连十几份盒饭都卖不出去,到底是何原因
寂寞随风2024-10-04一列火车有几千名乘客,却连十几份盒饭都卖不出去,到底是何原因
大壮的欢乐时光 2024-10-06一列火车有几千名乘客,却连十几份盒饭都卖不出去,到底是何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