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夏心愉
出品 | 愉见财经
一位83岁独居老太太的生活是什么样的?“愉见财经”从来自嘉兴的胡阿姨处得到的答案是——“我们潮着呢!”上剪纸班、合唱班,用手机买菜购物、出行乘车、就医挂号、拍摄短视频……要问胡阿姨是如何过上这样舒适而充实的乐龄生活的,她的秘诀在于常来“兴家园”。开在嘉兴凌公塘社区的兴业银行,长期以来为老年客户打造丰富的“安愉课堂”,正成为老年客户“为霞尚满天”的新天地。
发现者与思考者:
洞察养老金融新需求
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带动居民的养老观念逐步从“储蓄养老”进阶到“投资养老”,人们对养老生活的目标也从“生存型养老”转向“品质型养老”,对我国的养老金融市场提出了新要求。深刻洞察用户群体、用户需求变化,是优质服务的前提。兴业银行与旗下兴业研究近日联合发布的《养老金融发展白皮书(2024)》(下称《白皮书》)显示,2023年我国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规模已达2.97亿人,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规模已达2.17亿人,二者总量均位居世界第一位。依据联合国关于人口老龄化的划分标准,我国已步入中度老龄化社会。人口老龄化将对我国经济金融产生全方位影响——既对养老金融产品与服务体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期待,形成银行业进一步服务实体经济和百姓生活的一大落脚点。同时,也为养老金融发展带来了广阔前景。参考国际发展历程来看,养老金融通常分为三大领域,分别是养老金金融、养老服务金融和养老产业金融。值得注意的是,大多数国家往往在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水平之后才进入中高度老龄化的社会阶段,届时,其养老服务金融和养老产业的发展已相对完备。因此,发达经济体发展养老金融多侧重于养老金金融领域。相比之下,我国人口老龄化速度相对较快,且呈现“未富先老”态势。《白皮书》指出,除主流研究所关注的养老金融问题外,我国还需要特别关注金融支持养老产业、养老服务发展问题,形成富有中国特色的广义养老金融体系。具体而言,根据《白皮书》,在养老金金融领域,我国已基本完成三支柱养老金体系建设,养老金投资范畴也在持续扩充。截至2023年末,我国养老金三支柱体系合计余额约为13.54万亿元。在养老服务金融领域,针对备老群体和老年群体的投资和养老保障需求,我国金融机构已陆续推出养老保险、养老储蓄、养老理财、养老基金等一系列金融投资产品,部分商业银行还探索推出了养老服务专属品牌等。在养老产业金融领域,我国发展呈现“政府出资为主导,保险公司、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共同参与”的特征。在此背景下,为全力支持银发经济和养老体系建设,以银行为代表的金融机构正在持续构建养老金融体系,普遍提升对健康产业、养老产业、银发经济的金融支持力度,有针对性地丰富养老金融产品供给,为推动养老向“享老”转变,提供有力金融支撑。这其中,兴业银行是兼具创新性与代表性的样本之一。探路者与先行者:
领先打造多层次养老金融服务体系
作为国内养老金融的先行者与开拓者,如前文所及,早在12年前,兴业银行就推出了国内首个养老金融服务方案“安愉人生”,目前,该行已服务50周岁及以上客户逾2600万户,管理综合金融资产超过1.8万亿元。来自厦门的林伯就是兴业银行首批安愉客户中的一员,他一路见证了兴业养老金融服务的变化与温暖。“兴业银行的养老规划服务真是越来越贴心啦!不仅有温馨舒适的物理网点,工作人员还耐心细致地为我们讲解养老规划的重要性,帮助我们的资产制定个性化养老规划。”林伯说道,“更令我感动的是,他们还能通过流动服务车把服务送到家门口,上门为我们这些老年人办理业务,十分贴心!”最让他欢喜的,还要数“安愉人生俱乐部”。走进俱乐部,茶室、阅览室、书法室……各种休闲空间一应俱全,老年朋友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喜欢的活动。其中,“安愉课堂”作为为老年人量身打造的金融与生活学习平台,涵盖手机应用、中医养生、娱乐社交、国学文化等多个主题,让林叔叔这样的老年人在汲取新知、跟上时代步伐的同时,享受老年生活的乐趣。兴业格局和兴业温度:
层层递进养老金融的全面发展
业内的共识在于,我国养老金融发展已进入新阶段。展望未来,《白皮书》提出,预计我国养老金融将会呈现“六化”发展态势,即养老金融概念进一步明晰化,养老金融政策推动统一化,养老保险产品丰富化,养老金三支柱建设完备化,养老金融与其他四篇大文章发展融合化,智能养老产业产品普惠化。高屋而建瓴。为更好推动我国养老金融高质量发展,依托多年积累经验,兴业银行向前再迈一步,将“安愉人生”升级为集团养老金融品牌,并将服务对象扩展至个人及企业客户——在体制机制层面针对养老金融“集中力量办大事”,在银行业中亦不多见,足以彰显兴业银行全行层面对养老金融的高度重视与战略布局。纲举而目张。从总行到分支行,从总部“大脑”到一线服务客户的触角,兴业银行将养老金融服务层层递推、层层渗透、层层细化。近期,在2024年“敬老月”活动启动仪式上,兴业银行宣布将依托网点资源,在全国打造“安愉人生”敬老服务示范标杆网点、在城市核心区域的综合支行打造养老金融服务中心、在社区支行建设养老金融服务站,以养老金融服务中心和服务站为载体,将爱老敬老的服务文化注入网点日常服务,全面提升网点适老服务水平。目前该行首批已认定85家“安愉人生”养老金融服务中心,后续将在该模式运营成熟后逐步推广至全行网点。作为连接银行和客户最重要的渠道,网点在服务客户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兴业银行副行长张旻在“安愉人生”养老金融服务中心授牌仪式上表示,“安愉人生”养老金融服务中心作为一线养老金融业务开展的生动载体,将民生福祉与金融服务有机融合。他表示,今后该行养老金融业务将更加突出“三个创新”进行战略布局和推动,即:
创新经营理念,跳出金融做金融,以场景生态建设为手段,实现普适性金融服务向专业化养老金融服务的转型;创新运作机制,把金融服务的差异化与社会人口老龄化有机结合,实现自身经营发展与社会人口结构变化的良性互动;创新践行社会责任的方式,寓义于利,把企业经营与人文关怀主动融入国家整体发展战略。落到具体行动层面,兴业银行推出了养老金融“365行动方案”,旨在为客户提供“365天不间断的养老金融关怀和全方位服务”。其中,“3”,指的是持续深耕“养老金金融、养老服务金融、养老产业金融”3大领域;“6”,指的是基于该行养老金融发展策略,针对养老、备老两类零售客户全面构建的涵盖“账户、策略、权益、网点、队伍、平台”的“6边形”零售客户服务体系;“5”,指的是紧跟国家银发经济和养老产业布局,发挥集团牌照优势,公私一体化经营,带动养老产业金融的全面发展,打造“五彩养老产业蓝图”。在老龄化社会结构调整的过程中,兴业银行找准自身的定位与价值所在,履行使命担当,为谱写养老金融大文章交上更加精彩的“兴”答卷。笔者对张旻副行长所言感同身受,“兴”答卷的背后,我们能够体会到养老金融服务的——兴业格局和兴业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