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老北京人那么喜欢吃卤煮,炒肝和豆汁。因为在旧社会,卤煮、豆汁和炒肝,这已经是普通人能够吃到的最好的东西了。民国时期调查,在肉类消费数量上,河北省清苑县,地主每年人均消费肉类9斤多,富农阶层每年人均消费肉类5斤多,贫农阶层每年人均消费肉类1斤多。
东顾庄最大的地主杨继平家有200多亩地,是周围11个村庄中最大的地主,平常也就他和母亲单独吃点白面,家里其他人和长工一个灶吃饭。只有在夏季收了麦子,这些人才能吃上几次白面条,这已经是很奢侈了。
民国时期的北京,大约90%居民都是贫困户。基本工作主要为,商铺伙计、手工业者、商贩走卒或如骆驼祥子那样的人力车夫。
有饭吃的还算不错的,从清朝末年到民国时期,华北地区,晚清时期,社会动荡,民生凋敝,天灾人祸频仍,各地灾民大量涌现,饿殍遍地,抢米风潮到处发生。不断有大批灾民来到北京。好的能吃上只能吃掺山药叶的玉米面蒸,生活不行的,只能卖儿卖女。
根据民国时期调查,在当时华北地区居民,能吃葱蘸酱的都已经是富户。如果能时不时来一碗卤煮,那已经是很有钱的人。
那时中高端小吃也有,就是很少有人消费得起。比如,羊头肉,牛头肉,甜碗,酱羊脑,酱牛肚,酱羊蹄子,还有,酸梅汤,西瓜酪,果子干,糖卷果,糖耳朵,小豆凉糕和芥末墩等等。
醉落愁烟
老北京无美食,全靠穷讲究!真是精髓啊
古-月
就是现在,我们普通人的物质生活改善也才20年左右吧,九几年二零零几年的时候,只能饭管够,肉类食物都还是不够,到了二零一零年后才是差不多可以随便吃鱼吃肉。
鑷鎽 回复 11-04 21:58
对!我广西的,02年上初中最便宜的米7毛一斤,烤鸭也才6块左右一斤,不是食物不够,是家庭收入达不到可以天天买肉吃的条件,都是过年时候杀猪腌制后挂起来烟熏慢慢切着吃
1234567 回复 12-13 10:35
我三线北方小城市都都不缺,何况全国。
昼耕夜读
卤煮已经脱离了本意,不实惠了
相逢是缘 回复 10-08 12:20
民国那会都是亿万富豪才吃得起的东西你想要实惠?
能看到我评论吗 回复 相逢是缘 11-21 16:46
文三请别人一顿吃了十三碗把人撑死了,文三就是个黄包车夫,相当于开出租的
随便
解放前农村所谓地主绝大多数都是省吃俭用平时和长工吃一个灶的,那时的人能吃上饭就很知足了,欺男霸女迫害穷人的是少数
蜗牛大统领
中国人吃喝不愁也就20多年。要记住苦日子啊,还会有的
相逢是缘 回复 10-08 12:25
随着恒大的爆雷,民众的苦日子很快就会来的。
反物质发动机
民国贫农一年还能吃一斤多肉,我记得我小时候农村一年也就吃一斤肉,就过年那几天能吃上肉,八九十年代那时候。
隔壁老王 回复 10-23 16:17
为什么你会觉得民国一定比你小时候穷呢,特别是当你是一个四十岁以上的人这种情况下
爸爸 回复 隔壁老王 12-01 23:41
因为没经历过,因为我们有教科书
大闹天宫
除了烤鸭,涮肉也是可以的,其它的真不好吃。99年在西单的小肠陈,吃了2口就扔了
冷眼旁观
以前在东来顺,那会有师傅告诉你这个部位怎么吃,那个部位涮几下更好吃。全聚德师傅推车过片鸭片给你吃,吃个烤鸭整一套流程下来。北京人吃东西就两字,讲究!😄
49xxx77
羊汤泡馍也是。骆驼祥子才是常态。
啤酒两瓶2
我老家那边听老人讲也是这样 地主只有自己一个人开小灶 他媳妇孩子和工人吃的一样 说是小灶 有时候就是多一个咸鸭蛋 有钱就买地[静静吃瓜]
海布里de翼
因为那里基本是美食荒漠
一抹蓝黑
北京玩了几天点评下。烤鸭不错,卤煮垃圾(换了4家,都一个德行)。炒肝勉强,豆花勉强(都巨咸),焦圈都是什么玩意?还有那啥咸咸的糊糊上面一层芝麻酱那个,真难吃。
枫雨
加一板! 加一肚板?得咧
阿光 回复 12-07 12:25
老客其实并不老……
别拽我裤衩子
以前吃过一次卤煮!还是百年老字号呢!又咸又臭!就没吃过比这很难吃的东西!
春去春又回
食物被慈禧们一顿饭100多个菜消耗了
潍有好舌头
其实北京人喜欢喝豆汁的不多[滑稽笑]
用户10xxx92
正黄旗能吃下水吗?瞎编
太阳卡
共同的特点,臭
用户17xxx19
文不对题!
阳阳
绝大多数地方的特色小吃都是艰苦年代穷苦大众为了解决物资紧缺搞出来的。
俱往亦
民国嘛 都知道 年年大饥荒 年年人吃人 年年大溃败 大地主过节才有肉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