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光不是白色,它是梨花般的轻薄透明。在今夜的天地间,小樽就是长途跋涉中一颗纽扣,缝合在日本海沿岸的海湾中。
二十八年前,日影界物哀美的标杆人物岩井俊二来到这里,离开时,却尚未带走一个时代的阙憾情怀。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情书》的故事哑然无声,如浪蚀海岸,小樽的屋檐下永远睡着蜻蜓,等待夏季于无声间悄声跈来。
而藤井树和渡边博子,注定要在此处揭发多年前夏季的情悸。漂泊浮萍多少年,方知在向你靠近。
藤井树(以下简称为树,以示区分)高中毕业多年后收到神户的来信,寄方“渡边博子”将她错认为自己遇山难去世的未婚夫藤井树,却不期然发现二者曾是同班同学。
而在信来笔往、回忆万千中,高中时代的往事历历在目却倏忽勾勒出另一双眼睛:讶然的、沉默的、戏谑的,运动场上众矢之的,与冒人之大不韪暴怒而动的。唯独当树触及暗蕴的萌动情热,已时过境迁、人世两隔。
影片的最后,树翻开藤井多年前托她交还的《追忆似水年华》,借书卡背面却是自己国中时的画像。温柔人如斯,画者却渺茫。 曾因酒醉鞭名马,唯恐多情累美人。氤氲的柔情似水,却从未被直白点破。岩井俊二以镜头的切换、角度和动静揭秘情感的枝脉叶络。
当树奔去与藤井交换试卷时,镜头一阵跑动摇晃,而当藤井顾视的质询眼神入镜而树噎然喑哑时,镜头却平稳而以俯视角度不断拉远。
无语凝噎,相对无言,恰恰因此欲盖弥彰了情绪,而岩井以此使之呼之欲出。直至暗潮层层堆积叠叠增涨,在结尾时蓦然奔泻,同样是语言尽入不言处的留白之美。 高中时代的每个夕阳,都以超乎自然实体的意义存在着。
记得的是他自行车骋风而过,耳后夕阳烂开,颤抖而艳热如自己心房;记得的是自修铃响后全班恍然一阵惊呼,望向窗外时却和另一段视线交汇、覆盖,继而假若无闻般速速移开;记得的是值日时他递来传去,手指相触后咚一下黑板擦撞了地,或许盖住了自己的跫音和面热。
在那段时间,再没有职场与人伦的纷纭交会,只余下书香卷气,因此可以包容他人占据情绪。而回忆往远处追溯,那振聋发聩的情潮,何尝不是我们在接近最想成为的模样。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
许多人为影片的意难平而抱憾,也有续篇,往往圆满了这桩旧情。然而断臂维纳斯以其神秘而古典,红楼梦未成而留予红粉佳人多少希翼,历史因其难知而无尽;在大团圆横陈的传统影视中,“将最有价值的事物毁灭与人看”,悲剧往往留人遗憾,因而长盛不衰。所以《情书》里小樽下雪能落在每个人的心里,便是在于难能挽回而又所剩无几,除了回忆以外只有空谷传响。我们对于自己的白月光、眉间砂同样地茫然,却又执着地信仰。 当树翻开《追忆似水年华》时,借书卡后的画像清晰如昨,证明它被时间狡猾地藏匿了,直到惠风合适,情随事迁,才传达出超越音频声调的无声告白。
想起影片中藤井总是借金工、木钻等冷门书系,唯有这本是文学门类,讲述着爱情、时间与人生的普世众理。或许有不愿他人发现的居心隐情,但或许,是他确曾读过,再不是漫无目的,字句间某些深意也被冠以名义。
神户与俄国共享相仿的纬度,性情迥异却在于冬雪:普鲁斯特写《追忆似水年华》时,雪反照着月光,墨水里开出梨花来为不二心的谶言。 那藤井作画时,雪的光映在哪里? 或许答案由普鲁斯特道明:“我终将遗忘梦境中的那些路径、山峦和原野,遗忘那些难以圆满的好梦。” 人情万千如流水保护,生命正是雪上加霜与繁花簇锦并存的春水栅道。
遗忘是因为崭新的徐徐展开,它着我们的本心,亦呼唤着未来奔向如今。
然而,像是夕阳,像是雨水,像是高中课本里《致橡树》读着读着想起了谁,像是为《项脊轩志》埋过的泥削骨,记忆塑造了我们,哪怕它保留阙憾,也因此铸就了我们视野的多样和个性。
科学家定义此为“记忆惯性”,实则也只是不断地回头,迎接它刺向我们的温柔一刀,瘳疗成长的瘢创。 而是否是因为再难放下戒心去从事爱的职业,每一个爱人我们都秉作朋友,三言两语就拆解了心的七窍玲珑,化解了魔怔之于靡靡之音。那些疮疤结成的盔甲,语言铺设的迷宫,眼光侧露的寒星,如今遥亘千里。
追忆过往,徒庸感伤,这并非虚言来博君一笑而已,一笑尚且泯恩仇,江湖海海究竟情难自抑。
言不由衷是爱人的怪癖,可我们到今天都心直口快,或许再不会留给人揣摩推敲的弦外音。
惜哉,又何尝不算销声匿迹! 只是在过去,曾有一双眼睛镂刻了我们对怦然心动的触感轮廓,那日后我钟意的,神韵都如斯。 二十八年尔后,当电影院再贴起藤井树与藤井树的海报,一看要流泪,二看要微笑。原来小樽故事已尽,原来我们会对遗憾保持审美的欣赏。
END
你点的每一个赞,我都认真当成了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