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制内,基层干部为何越来越讨厌参加培训?原因既扎心又现实

职场先锋官 2025-02-05 13:40:59

当前,基层干部对培训普遍存在抵触情绪。

与过去相比,如今的培训已不再受欢迎。过去,培训被视为公费旅游,白天上课,晚上游玩,既能结识同行,又能积累人脉,因此大家乐于参与。

而现在,培训多在本地党校进行,封闭式管理,课程密集,晚上还需讨论和完成作业,形式虽充实,但实际效果有限,导致大家兴趣缺缺。

过去,培训虽未必能学到实质内容,但至少能外出游玩,结识人脉,对工作有所帮助。

如今,培训既无实质收获,也无人脉积累,自然缺乏吸引力。

更重要的是,短暂的培训难以提升系统思维水平。干部培训仅三五天或一两周,效果可想而知。如今,组织培训的部门也面临困难,过去任务下达后,下级单位争相申请名额,如今则纷纷询问能否不去或换人。

过去,培训的一项重要功能类似于团建,通过交流增进了解,对接工作更为顺畅。如今,管理严格,团建意义弱化,效果大打折扣。就学习知识而言,许多课程质量不高,讲师照本宣科,难以输出有用观点。然而,这些课程仍需设置,以完成上级任务。每年征求基层意见,但课程内容未见调整,依旧是党史、会议精神解读等,缺乏新意。相比之下,网络舆情处置等课程因案例丰富,较为受欢迎。

我认为,应以课题研究替代传统培训。例如,安排干部研究《探索基层组织激发经济活力路径——以你所在乡镇为例》,要求包含调研、数据分析、先进经验总结及可行性方案。这种形式不仅能激发干部思考,还能为辖区发展提供思路。同样,针对地方政府债务问题,可安排课题《研究县域政府债务化解路径及政府债务风险体系建设方案》,并将其作为干部考察依据。通过这种方式,干部能更直观地理解政府财政状况。

体制内不乏有真才实学、勤于思考的干部,但当前环境并不鼓励主动思考和积极作为,更注重服从和按部就班。这种氛围下,无论学历多高,都难以发挥实际作用。体制内看似平庸,实则是缺乏展示才能的机会。很多时候,干部只是在执行上级决策,缺乏自主分析和制定方案的能力。如果只会“等、靠、要”,上级意见往往滞后,难以应对具体情况。

因此,建议减少纯理论培训,增加实操机会。即使领导再忙,也应抽出时间进行课题研究,以保持思考和研究的持续性。毛泽东同志一生中大量时间用于调查研究,而如今许多领导已很少亲自撰写调研报告。基层干部不怕培训,怕的是浪费时间却无收获;不怕干事,怕的是辛苦付出却无实效。通过课题研究,不仅能提升干部能力,还能为实际工作提供有力支持。

当前基层干部对培训普遍不满,主要原因是培训内容空洞、形式单一,且缺乏实际效果。过去培训被视为公费旅游,如今则多为封闭式管理,课程密集但效果有限。建议以课题研究替代传统培训,通过实际任务激发干部思考和研究能力,提升其系统思维和实操能力。同时,应减少纯理论培训,增加实操机会,鼓励干部主动思考和积极作为,以应对复杂多变的现实环境。

0 阅读:1511

评论列表

花蝴蝶

花蝴蝶

2
2025-03-20 22:11

好像中层干部很喜欢培训似的

职场先锋官

职场先锋官

职场大小事,略知一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