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暑假已经有一段时间了,最近爷爷奶奶想念孙子,特地主动提出要把孙子接回老家过暑假。孩子爹妈是既喜又忧,喜的是孩子不在身边,暂时能得到“解放”,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应对压力渐增的生活和工作了;忧的是孩子到了爷爷奶奶家,会不会因为老人家的过分宠溺,让孩子一段时间后变得无法无天,没有规矩,以后很难管教?
像上述这种由于孩子父母工作忙等原因而无暇照顾孩子、而不得不把孩子交付给老人家带的情况,在现实中很常见,这种情况被业内人士称为“隔代教育”。
“隔代教育”属于家庭教育的一种特殊形式,是指将本应属于父辈教养的责任暂时性地移交给祖辈来承担。但问题在于,隔代教育看起来帮孩子父母解决了无暇照顾孩子的问题,但也冒出了很多让人烦心的养育问题,而这些问题又使得子女对隔代教育产生了抱怨和指责。
一边是老人辛辛苦苦地帮子女抚养孙辈,另一边是子女抱怨老人带孩子带出问题来。子女的抱怨我们可以理解,毕竟孩子的教育是头等大事。但如果我们能够更为客观和理性地看待这一问题,并想出更好的沟通策略,或许更有助于解决双方的困惑。我们暂且不论老人带孩子的辛苦,就说把孩子所有的问题都推给老人家、推给“隔代教育”,似乎也过了。客观地说,隔代教育有利也有弊,因此,隔代教育不应成为孩子问题的“背锅侠”。
那么,隔代教育对孩子的成长到底有着什么样的影响?作为孩子父母,又该如何正确看待隔代教育呢?
01 隔代教育应该提倡“民主理解型”的教养方式首先,我们得承认,隔代教育是个普遍存在的现象,也是为数不少的父母要面临的一个现实问题。既然是个普遍性存在的问题,我们对”隔代教育“的总的原则就是不回避“隔代教育”的弊端,但要找出一条合理的途径来消除潜在的弊端。简单来说,就是扬老人之所长,避老人之所短。
有研究者将隔代教育分为以下这四种类型:1.过分关注型;2.过分监督型;3.严厉惩罚型;4.民主理解型。
不同类型的隔代教育,对孩子成长的影响也不尽相同。比如:
在过分关注型环境下成长的孩子,容易养成惰性心理;
在过分监督型环境下成长的孩子,容易养成依赖性心理,并且严重缺乏自信。
在严厉惩罚型环境下成长的孩子,容易产生严重的自闭、自卑或叛逆心理。
在民主理解型环境下成长的孩子,能够健康发展,懂得向别人表达自己的意见,自信且独立。
相比之下,民主理解型的教养方式是最为理想的教养类型,是在隔代教育中最应该被采取的教养方式。
02 隔代教育对孩子成长的利与弊不可否认,隔代教育对孩子的发展存在着一定的消极影响,并已成为困扰很多孩子父母的一大问题。这种消极影响一般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有的祖辈对孩子过分的关注和溺爱,容易使孩子变得以自我为中心。对孩子一味的溺爱和迁就,使得孩子在与人相处时,习惯于只顾自己,毫不顾及他人的想法和感受。有这样举动的孩子常常会招致他人的讨厌,显然会影响到孩子与人交往、合作能力的正常发展。至于老人偷偷给孩子喂饭、买零食、玩电子游戏等更是家常便饭,这些做法都不利于孩子的心智健康成长。
第二,有的祖辈对孩子过分的保护和包办,制约了孩子自信心的发展,使得孩子更加娇气,不敢面对陌生环境。在小学阶段,孩子如果不能建立自信感,会严重影响孩子后续的发展。
第三,当孩子经常接触的是祖辈,很有可能导致父母和孩子亲子关系的疏远,形成不良的依恋关系。而这种不良的依恋关系很可能会导致后续许多行为问题的出现。这也是很多父母最为担忧的一个焦点问题。
当然,隔代教育并不是我们所想像的那样都全是消极的,对孩子的发展也有其积极的一面。
相对来说,祖辈历经几十年的风风雨雨,有着丰富的人生经验和阅历,可以帮助孙辈少走很多的弯路。再加上隔代亲,祖辈对孙儿的养育更有耐心,也更宽容。因此,在隔代教育过程中,祖辈更加能与孙辈建立起良好的关系,提升养育质量。而孩子与祖辈之间的亲密情感,也无疑会成为孩子提高抗挫折能力的资源之一。
相比之下,父母才是养育孩子的第一责任人、当然,在现实压力下,很多父母往往没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探索教育子女的正确途径,而隔代教育恰恰能对这一问题进行适当的补救。
03 认真做好这4步,隔代教育也能很“香”虽然隔代教育的确存在着让人诟病的祖辈过分宠溺、过分关注、教育观念陈旧等不足之处。但中国也有句老话:家有一老,如有一宝。我们要承认,隔代教育能够给年轻父母提供很多实质性的帮助,而老人也有老人所特有的、让年轻父母自叹不如的耐心教育的品质。
同时,我们也要看到,无论是祖辈还是父母,大多数都是期望孩子能成长得更好,没有谁不希望孩子变得棒棒的,在培养孩子的主要目标上双方其实是完全一致的。
因此,基于上述双方的共识,隔代教育所面临的问题,其实就是如何做到扬长避短,而不是因噎废食,这才是解决隔代教育潜在消极问题的正确态度和关键之处。换句话说,只要认真做好沟通和管理,隔代教育完全能够实现让祖辈、父辈、孙辈三代人共赢的目的。相信,做好以下这4步,隔代教育也能很“香”。
第一步是双方要全面、正确地看待隔代教育,端正自己的态度
作为养育孩子的第一责任人的父母,要全面、正确地看待隔代教育,端正自己的态度。在现实中,隔代教育对孩子的发展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或多或少会有消极的一面。但只要父母处理得当,发挥老人的积极一面,消极影响是完全可以得到避免的。事实上,很多隔代教育问题的产生,大多数是和父母完全把孩子扔给老人带、自己却长时间对孩子不闻不问的做法有很大关联。
这是因为,在孩子成长中,父母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因此,父母即使工作再忙,也要抽出一点时间来了解、陪伴、教育和引导孩子。不要贪图眼前的轻松,把孩子的养育工作完全扔给老人却不管不问,等到发现孩子有了问题,又心急火燎的开始埋怨自己的父母,于情于理都说不过去。
作为祖父母一方,可以利用自己丰富的生活经验,在生活自理能力方面对孙辈进行引导,但要把教育的主导权让给子女。同时,祖父母还要经常督促孩子爹妈利用碎片化时间多陪陪孩子。
第二步是多和老人沟通养育观念,让老人也逐渐接受一些比较前沿的养育观念
面对老人和我们不大一致的养育观念,我们在感恩老人辛苦带孩子的同时,也要和老人多进行沟通和协商,让老人也逐渐接受一些比较前沿的养育观念,学习新的养育孩子的观念。
我们在具体做法上最好通过潜移默化来影响和改变老人。比如,利用老人比较相信专家权威的特点,在家庭群里时不时地转发分享一些诸如“某某专家说要这样教育孩子……”之类的文章,老人家一般都比较相信这些。实践证明,这做法要比那种生硬直接做法的效果要好上很多。需要注意的是,不要在孩子面前暴露自己和老人之间在孩子教育问题上的分歧,否则老人和父母的威信都会被削弱,让孩子钻了空子就不好了。
第三步是与老人统一看法,双方达成一致的协议
我们还可以和老人进行协商,建立必要的、可行的家庭指导公约,全家人都要严格执行。我们可把一些需要老人协助的事项罗列清楚,与老人交换并统一看法,达成共识,最后形成书面协议,也就是大家都要遵守的家庭指导公约。
比如,孩子能自己独立吃饭大人就不能给孩子喂饭;大人不能让孩子养成吃零食的习惯;对孩子力所能及的事情大人不能包办,等等。这样让老人有章可循,大体上知道如何去做,即使有偏差也非常好沟通,只要处理得当,基本不会出现伤害双方情感的事情。
第四步是充分发挥隔代教育的积极作用
在教育孩子过程中,年轻父母难免会遇到一些养育孩子的疑惑和难题,尤其是生活上的,这时不妨就虚心地向老人请教,老人也会感受到一种被子女尊重的亲情温暖,更加愿意在孙辈教育上和子女进行坦诚沟通,比如双方可以共同探讨孩子成长中发现的问题等,共同寻找出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
结语:在隔代教育中,只要祖辈和父辈双方在孩子的教育上目标一致,形成统一战线、达成教育共识。一旦有了这样的良好成长环境,就能让孩子成长得更好,在未来走向成功,亲情也变得更融洽,取得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