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中国依靠自身力量端牢自己的饭碗,用仅占世界9%的耕地面积和6%的淡水资源,生产了世界近四分之一的粮食,养活了占世界五分之一的人口,实现了由“吃得饱”到“吃得好”的历史性转变。纪录片《端牢中国饭碗》展示了十年间中国在粮食安全领域取得的成就,才有了百姓吃饱吃好的生活保障,既有深厚立意,又有日常烟火气。
文|龙果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日前,大型系列纪录片《端牢中国饭碗》在央视综合频道开播,反响热烈。影像立足于粮食安全这一宏大命题,落实到色香味俱全的日常烟火气,以生动化具象化发挥科普作用,用平实而温暖的故事触动观众内心,继而阐明从“吃得饱”到“吃得好”的历史性转变背后的“中国奇迹”。
数字化、可视化,
抽象主题探寻具象表述
“端牢中国饭碗”是一项宏大的工程,耕地、种粮、培育、收获……这些字眼对于大多数观众,尤其是生活在都市当中的人们而言略显陌生。如何以更加生动、具象的形式让观众理解保障粮食安全的必要性,了解耕地有限、粮食需求大、自然条件影响、技术亟待发展等现实问题,纪录片在表述方式上不断打磨。一方面,影像运用了大量的数字,观众可以直观感受到中国人对于粮食的需求量之大。例如,第一集“守护耕地”开篇,表述了武汉的一家普通面馆3天就能卖出3000份热干面,需要一亩耕地产出的小麦;桂林人每天消耗的米粉高达50万斤,约等于200余亩稻田的全年产量……司空见惯的日常细节里不仅藏着“粒粒皆辛苦”的珍贵,更是突显了人们对于粮食的巨大需求。
此外,影像辅之以图表、动画等形式进一步增加可视化。纪录片用航拍和动画技术呈现了河南安阳14万亩的农田灌溉技术,在俯视视角下,130多公里的沟渠、570多公里的管道及1277眼机井形成的灌溉网被清晰呈现,观众可以一目了然地看到这样一项工程的规模之大、技术之精细,虽不能身临其境却也真实可感。
《端牢中国饭碗》力图将粮食安全这样的“国之大者”讲透彻、讲细致,除了要将政策法规、权威专家解读融入其中,更是要将抽象的内涵、现状、规模、意义等内容变得简单易懂,数字化的直观、可视化的生动让影片更加贴近观众的收视偏好,以观众更加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科普。
刻画细节、讲述故事,
解构宏大主题深入人心
围绕“端牢中国饭碗”,纪录片将大主题进行拆解,以故事化细节化的叙事模式展开讲述。在守护粮食安全这样一项浩大的工程当中,影片在大背景、大政策、大走向之上,穿插了许多平凡的英雄、鲜活的故事,正是无数个不凡的个体,共同守护了中国百姓的“饭碗”。
例如,在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中,柏友林和同事为了核实山坳中的一小块耕地相比与前几年为什么缩小了,他们寸土必争,耐着蚊虫的叮咬、给胶鞋捆上胶带,步行三小时进行了实地考察;刘小京带着团队治理盐碱地,每年行程5万公里,如今盐碱地产出的作物足够他们团队吃上丰盛的餐食,二三十年前需要自己带干粮来面对盐碱地的一片荒芜的情景已经远去;何雪明和同事在夏季需要冒着酷暑高温,爬上45米高的铁塔,维护塔上的高清摄像机,保障它们能全天候监测耕地……保证耕地数量,提升耕地质量,这些目标想要真正地惠及百姓,需要通过无数奋斗着的劳动者以智慧和坚守来实现。《端牢中国饭碗》更加注重将镜头聚焦到平凡的小人物身上,去捕捉他们不凡的闪光点。
纪录片以讲故事的方式,以动人的细节为缩影,展示祖国各地、各行各业如何落实保障国家粮食和重要农产品安全,以点带面,唤起人们的情感共鸣,让具有中国特色的粮食安全之路走进更多观众的视野。
前沿技术、温暖底色,
共同筑牢百姓幸福生活
《端牢中国饭碗》以千百年来中华民族的农业发展传统为开篇,讲述现代农业的技术与成果,展现着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基。如今,我们沿着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方向,让中华民族饭碗越端越牢,日子越过越好。例如,嘉祥县订购的仪器“雷震子”,用于第一时间发现耕地违法现象,自动识别地面可疑形态,有了“雷震子”保护75万亩耕地,执法人员不再需要徒步去进行巡查,大大提高执法效率。黑土地保护工程、引水上山工程、智慧农业管理平台等一系列技术让新时代农业更加高产高效。纪录片聚焦农业发展的技术特色,让观众感受农业现代化的力量。
与此同时,《端牢中国饭碗》也在技术的发展之中,渲染人文关怀的温暖底色。例如,安化县计划修建抽水蓄能电站,但起初的方案需要占用很大面积的耕地,这也牵动着当地农民的心,彭湘权和团队经过多次勘察,修改30多稿方案最终以打通山体、修建隧道的形式保护了耕地,当地百姓不需要失去耕地、背井离乡。纪录片注重记录百姓的获得感与幸福感,政策、技术以及无数工作者付出所得,是风吹麦浪的麦香味、是原本贫瘠的土地上开满了马铃薯花、是盐碱地上的蔬菜瓜果……保障民生、端牢饭碗,既需要前沿技术,也需要人文关怀,二者的结合让百姓与土地的情感深深连结,续写属于粮食安全、百姓餐桌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