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最近几天最火的美剧是什么?那自然是欧文执导的《美丽新世界》了。
故事背景设定在遥远的未来的人类社会,科技已经发展到了一个鼎盛时期。生老病死、天灾人祸都完全被克服掉,人类进入了集权主义的阶段。
在这个社会中,人们没有父母,每个人都出生在工业化的育婴房里,而且被分成了五个等级的人种,在社会上扮演不同的角色。
这里没有一夫一妻制,更没有家庭,每个人都属于集体。白天结束工作后,晚上所有人都可以参加狂欢派对,和不同的异性纵情享乐,堪称酒池肉林的再现。
如果不开心,科学家们已经研制出了一种药丸,所有的情绪问题都可以通过服用“唆麻”来解决。伤心、难过、郁闷等种种情绪,都会被这种药丸带来的愉悦所取代。
总而言之,人们只需要享受当下,休息的时候尽情放松,第二天继续工作就可以了。也就是说,在这所谓的“美丽新世界”里,人们丧失了情感,成为了无情的工作机器……
听起来,这部剧集既有尺度又有深度,基本预定了今年的热门剧集。
但实际上,剧集上线后迎来了一波评分陡降,开画8.3高分,如今只剩下了7.4分,甚至有网友评论称:“这个版本还不如之前的BBC1980电视电影版和1998电影版!”
不难发现,这部剧集的改编令观众有些不满。
这部剧集改编自阿道司·赫胥黎的同名小说,是二十世纪最著名的反乌托邦经典文学之一。
但编剧为了让更多人能够融入剧情,将故事的终极BOSS从集权统治改成了人工智能因陀罗。AI通过类似隐形眼镜一样的植入物监视和控制人类,跟不久前播出的《西部世界》中的罗波安系统如出一辙。
人工智能在发展中与人类走向对立面,这个设定实在太过俗套。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虽然能看到柯洁输给阿尔法狗,但也能看到人类对AI的掌控正在日渐成熟。
比如在最近中国农业大学和新电商拼多多共同发起的“人工智能VS顶尖农人”草莓种植大赛上,传统农人队伍和人工智能队伍就在共同推动草莓种植的“AI化”。
农民的经验可以为人工智能提供充足的数据,人工智能的精准能够节省农民的重复劳动,两者的结合意味着更高效的种植水平。如今,这场比赛已经进行到了决赛阶段。最具效率、科学化的种植方案,也将正式出炉。
不论是围棋还是草莓种植,在这种比赛中我们能清晰的看到一点,那就是人工智能正在汲取人类的经验和智慧。而这些东西,本身是不会造成威胁的,只会推动人类社会的生产力进步。
而对于《美丽新世界》的编剧来说,“人类和AI智能共赢”这种思路,或许才是一个更好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