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对泽连斯基极限施压彻底失败?泽连斯基转头与中国达成协议,对冲美国关税大棒?特朗普想要阻拦也为时已晚,中乌协议已落地。
01.特朗普没想到,乌转头求助中国?
在泽连斯基与特朗普之间的公开争吵后,特朗普不仅下令暂停所有对乌克兰的军事援助,还要求停止情报共享,甚至向美国的盟友英国施压,禁止其向乌克兰提供前线情报,直接对泽连斯基进行全方位打击,堪称毫不手软。
美媒表示,特朗普认为,通过此举能够加强美国对乌克兰的掌控,并推动其按照美国的利益行事。然而,没想到1泽连斯基并不甘心完全屈服,显然事情“起了变化”。
面对美国翻脸堪比翻书还快的行为,乌克兰毫无疑问意识到,自己的国家不仅在冲突中面临着巨大的生死存亡压力,而且外部的国际支持越来越不确定。自俄乌冲突爆发以来,其经济结构早已千疮百孔,工业区被轮番轰炸,GDP在2023年暴跌30%。
而美国与欧洲的支持虽然至关重要,但这些国家背后各自的利益诉求却让乌克兰的立场始终处于被操控的局面,更何况特朗普“吃人不吐骨头”,要求乌克兰签下5000亿美元矿产协议数倍补偿,不惜动用一切威胁手段,演都不演了。
在这一背景下,乌克兰政府将企图最后的希望寄托于中国。可以说,中国作为一个全球性的经济大国,拥有强大的经济市场和国际影响力,而其在俄乌冲突中的立场,和其他天天拱火的大国不同,而是始终坚持和平解决问题,反对任何一方通过军事手段扩大战争。因此,泽连斯基希望借助中国的支持来获得更多的外交空间。
02.想阻拦为时已晚,中乌协议已落地
而就在特朗普通过一系列外交手段想要逼迫乌克兰签署协议时,泽连斯基与中国则“热络”起来。3月6日,就在乌军16个旅在库尔斯克被俄军“包饺子”当天,中国驻乌克兰大使马升琨与乌克兰农业食品部门负责人举行了会谈,签署了乌克兰向中国输出豌豆和野生水产品的检验检疫协定。
这一协议无疑是中乌合作的新起点,意味着中国不仅愿意“雨中撑伞”而不是像西方国家那样“雨中收伞”,而且在农产品领域也看到了双方合作的巨大潜力。
众所周知,乌克兰算是欧洲数一数二的农产品大国,其肥沃的黑土地完全就是老天爷赏饭吃,这次豌豆(豌豆作为植物蛋白原料,既能替代美国大豆的部分需求,又符合中国消费升级趋势)和水产品作为乌克兰的主要出口产品之一,能够迅速填补在中国市场的空缺。
更为关键的是,乌克兰的农产品在价格上具有极大的竞争力,能够有效对冲美国类似产品的市场份额。
与此同时,因为特朗普到处挥舞关税大棒,制裁盟友不说,还包括中国,3月初,中国宣布对美国水产品、大豆加税,本是反制特朗普关税霸权的常规操作。但美方没料到,此举直接为中国市场腾出了每年价值12亿美元的农产品缺口。
中方表示,对美国的部分水产品和大豆等农副产品加征10%-15%的关税以对等回应,但这实际上也为乌克兰农产品进入中国市场提供了更大的机会。
乌媒表示,尽管特朗普对中国采取了关税壁垒,以试图限制中国市场对美国农产品的需求,然而,随着中乌合作的加深,美国的相关产品将在中国市场面临更强的竞争压力。
讽刺的是,因为美国对乌极限施压和对华挥舞关税大棒,导致中方加税反制,以及乌克兰与中国签订协议,意味着美国的水产品、大豆等农产品在中国的市场份额将被削弱,甚至可能被乌克兰的更具价格优势的农产品所取代。
毕竟乌克兰的农产品更好还更便宜,美国农产品在加税咋和别人竞争?显而易见,后续当阿拉斯加渔民抱怨订单流失时,乌克兰敖德萨的渔船正在连夜装货发往中国。
03.只有中国才是最负责任的大国
有意思的是,尽管美国政府试图通过外交手段压迫乌克兰选择与美国合作,然而乌克兰却利用中国市场的机会,逆势而行。这一局势的转变,令特朗普感到措手不及,即便想阻拦为时已晚,而且中乌协议已落地。
对于中国而言,乌克兰与中国之间的合作不仅仅是经济利益的互利共赢,更是中国秉持和平理念、推动国际合作的重要体现。
中国始终从乌克兰问题的历史背景出发,客观看待这一问题,倡导通过外交和谈判解决争端,反对任何形式的战争和冲突,中方立场的一贯稳定,得到了全世界大部分国家的积极肯定和认可。
此次中乌农产品协议的签订,也表明了中国在全球经济中扮演的积极角色。中国不畏外界压力,始终秉持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致力于促进全球和平与发展。当霸权逻辑遭遇发展逻辑,历史再次证明,以平等互惠为基础的国际合作,才是维护和平与繁荣的真正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