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保新变化!2025年起,这类医疗付费模式将覆盖全国

从寒说健康 2025-02-19 15:08:31

2025年底,我国医保DRG改革将全面落实。

此前,DRG1.0时代于2019年在北京、天津等30城市进国家试点,已经取得初步成效。在此基础上,DRG2.0付费模式于2025年1月27号进一步出台相关政策,于今年年底预计全国落实。

(图源:国家医疗保障局官网截图)

那什么是DRG?它的改革变化对姐妹们又有什么影响呢?

01

DGR和DIP的医保付费模式

在DRG改革前,医保结算按实际项目计算费用并按比例报销,医院花费越多,医保基金报销越多。

DRG和DIP是两种医保支付改革模式。DRG将相似病例归为一组,设定固定支付金额。如乳腺癌“打包价”4000元,实际花销5000元,医院则需自费1000元来垫付超额部分;反之,医院可结余。

DIP则利用大数据,根据疾病严重程度和治疗方式确定支付标准,例如乳腺癌的不同治疗方案对应不同金额。

DRG最早起源于1967年的美国,DIP是我国近年来发展的一种新模式,两者均旨在控制医疗费用增长,提高服务效率。

02

我国为何要推行DRG和DIP

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和医疗技术进步,我国医疗费用逐年攀升,给医保基金带来巨大压力。

2024年财政预算显示,部分经济发达城市如北京、天津、苏州、衡水和九江的医保基金也出现收不抵支的情况,北京市城乡居民医保赤字5.26亿元,天津市13.6亿元,九江市甚至职工医保也亏空6.89亿元。

(图源:财新网截图)

为应对这一挑战,DRG和DIP付费模式通过精细化管理降低医疗成本,遏制过度医疗,例如减少不必要检查及高价药物等,激励医院节约资源并提高效率。此外,药物集采政策旨在降低药品价格,减轻患者负担,节约医保资金,提高药品可及性。这些措施共同致力于缓解医保基金的压力。

03

DRG2.0付费模式的利与弊

相较于DRG1.0时代,DRG2.0从精细化分类、动态调整机制和大数据支持三方面升级,使医保支付更合理透明。

打个比方,比如60岁的李阿姨患有乳腺癌并伴有心脏病,在DRG 2.0实施前,她的治疗费用可能会被笼统地按普通乳腺癌的标准来计算,导致实际费用与报销金额不匹配。而在DRG 2.0付费模式下,她的治疗费用会根据她的具体病情(包括年龄、心脏病等并发症)进行精细分类和评估,最终确定一个更为合理的“打包价”。

此外,随着技术进步和治疗方案的优化,动态调整机制会及时更新支付标准,确保其能获得最新的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而不需要额外承担高额费用。大数据的支持也使得整个过程更加透明公正,减少了不必要的经济负担。

并且,DRG2.0的特例单议机制可以让医生帮助申请特殊报销,主要是病情比较复杂或者需要长时间住院、使用昂贵的新药新技术的患者。如果有的姐妹在治疗中使用了新的靶向药物或其他高成本疗法,可以通过这个机制申请额外报销,减轻经济负担。

不仅如此,推进的即时结算机制,使患者看完病后可以直接在医院结算费用,不需要自己先垫付再报销,特别是对于需要长期治疗的患者来说,财务压力会小很多。

那上述的这些政策本质出发点是好的,但既往在实际落实的却也出现很多弊端,例如很多姐妹们在后台反应的医院开不出很多药物,需要自费购买。

(图源:乳腺癌互助圈觅友们)

这又是为什么呢?

首先,为了控制成本,医院会更多地会使用集采中的仿制药。一些价格较高的特效药、进口药或原研药可能不在报销范围内,导致患者需要自费购买这些药物。而如果想要使用这些药,就需要去特需部、国际部或者私立医院,而这些地方医保不报,同样也需要自费。

第十批医保集采中没有一个原研药中标,即使医院能开出这些药,由于严格的控费措施,患者仍需自掏腰包。

(图源:国家医疗保障局官网截图)

其次,复杂病情的患者可能面临看病难的问题。因为医院为了避免亏本,可能会优先收治年轻、治疗成本低的病例,而复杂病情的检查费用往往需要患者自费。

最后,为了降低成本,一些医院可能会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要求病人在15天左右出院并重新办理住院手续,这会影响治疗的连续性和病情恢复,《》。

04

未来医疗付费趋势

然而,无论是DRG付费模式还是药物集采政策,本质都是促进医疗资源最充分地利用和就诊效率最优化,但在落实中,总是会出现一些现实与计划的出入。

针对第十批药物集采的情况,有上海专家反应集采仿制药药效欠佳的问题,近日国家医疗保障局专家接受人民日报采访,做出解释,其中提到"医院在集采药物外,可自主选购原研药,且原研药并未全面退出中国市场。”

(图源:国家医疗保障局官网截图)

而据专家调研显示,关于“血压不降、麻药不睡、泻药不泻”的说法多来自主观感受,实际数据并未证实这些问题。仿制药一致性评价严格参照国际标准,确保质量和疗效一致,并非“一次性评价”。

(图源:国家医疗保障局官网截图)

我国的医保基金现在主要是按城市来管理的,所以同一个省内的不同城市,医保报销政策差别很大。虽然推进全省统筹,如将省内异地住院结算的医保基金纳入就医地预算管理、全省统一DRG分组,但进展很慢。相比之下,养老金已经全国统筹了,发达省份会补贴养老金紧张的地区。

如果当地医保基金不够用,主要靠地方政府来补。有些三四线城市因为财政收入有限,医保基金支付滞后,增加了医院的压力。比如,福建三明医改前医保亏空2亿元。

老龄化加剧了这一问题,像苏州虽然经济强,但老年人口多,医保支出大。为了控制费用,国家推行DRG支付改革和药品集采。医保就像“毛坯房”,提供基本保障,未来个人还需购买商业保险来补充。养老金缺口已超万亿,医保若出现巨额缺口,单靠财政补贴也难以维持。

所以在这种医疗付费模式下,不同医疗商业保险的模式应运而生,补充了基础医保的不足。

例如目前市场有的百万医疗险,可以重点关注院外购药或器械;中高端医疗险,可基本报销公立医院特需部、国际部,指定私立医院等费用;重疾险是在确诊并符合理赔条件后,可以获得一笔赔偿金,这笔钱的使用完全由个人决定,不受DRG限制。

05

总结互动

未来的医保付费趋势想必姐妹们也大概有所了解了,大家对此有何看法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分享出你的观点。

温馨提醒:文章旨在传递疾病知识,不作为诊疗方案推荐及医疗依据。

封面图片来源:摄图网

责任编辑:觅健小狮

参考来源:

国家医疗保障局

3 阅读:741

评论列表

地主麦浪

地主麦浪

2
2025-02-21 07:50

[哭笑不得]

从寒说健康

从寒说健康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