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云社台柱子退出的真正原因,郭德纲痛心疾首没有办法,太可悲了

西西去看娱乐 2024-11-02 15:30:47

震惊相声圈的"地震":台柱子为何选择离开?

2010年的北京,娱乐圈炸出一条重磅新闻:德云社台柱子李菁和何云伟将要离开。这消息一出,圈内外都炸开了锅。

要说这事儿怎么就闹得满城风雨?还得从一个采访说起。

那天,北京卫视的记者跑到郭德纲家门口,想打听徒弟离开的事。谁知道刚架好机位,从里面冲出一个德云社的徒弟,二话不说就动起手来,抢夺记者的设备,甚至还动起了拳脚。这场闹剧被完完整整地播了出去,一石激起千层浪。

"德云社怎么变成这样了?"

"这还是那个以说笑话逗乐大众的德云社吗?"

这事后来成了导火索。李菁和何云伟,就这么悄无声息地收拾东西走了,连个说明都没留下。要知道,李菁可不是普通演员,他是德云社的元老级人物,是真正的创始人之一。他这一走,带走的不光是自己,还有当年跟着他进德云社的一帮人。

郭德纲坐在天桥乐茶园的后台,望着空荡荡的座位,心里五味杂陈。十年的情分,说散就散。外界都在传德云社要完蛋了,可他知道,这事儿没那么简单。

"德云社会倒吗?"这个问题在2010年的北京文艺圈传得沸沸扬扬。

但凡了解德云社的人都知道,李菁在德云社的分量有多重。他不仅是副班主,更是德云社最初的基石。当年要不是他,德云社连个说相声的地方都找不着。这么重要的台柱子说走就走,谁信背后没故事?

有人说是为了钱,有人说是闹矛盾,甚至还有人传是被排挤。但真相往往比传言更扎心。

最了解内情的何云伟和曹云金后来倒是没少说话,对前东家基本没啥好话。但李菁呢?他选择了沉默。即便在后来的场合,有人提到郭德纲,他还是恭恭敬敬地称一声"郭老师"。

这一声"郭老师",道出了太多无奈。

那段时间,德云社确实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动荡。大批观众担心德云社就此倒闭,毕竟一个相声社,没了核心演员,还能撑多久?但郭德纲是谁?他靠着多年积累的口碑和人脉,硬是把德云社从低谷里拉了回来。

只是,德云社真的还是原来那个德云社吗?

回头再看这场"地震",或许不是突如其来,而是早有预兆。就像一个即将喷发的火山,表面平静,地底却已经暗流涌动。李菁的离开,不过是这座火山的第一声轰鸣。

谁能想到,这个当年在天桥乐茶园里开始的相声梦,最后会以这样的方式写下一个句点。可人生就是这样,有些路,注定要分开走。

这场震动,不仅改变了德云社的命运,也让中国相声界重新思考:在商业与传统的拉锯中,我们到底丢掉了什么?又得到了什么?

一切的开始:天桥乐茶园里的梦想之火

说到德云社的根,就不得不提北京这块地界上的三个年轻人,和他们在天桥乐茶园里点燃的那把火。

那时的郭德纲,还是个举目无亲的外地小伙子。揣着相声梦,来北京打拼。可北京的曲艺圈,那是出了名的排外。没个人引荐,连门都进不去。郭德纲跑了多少地方,碰了多少钉子,最后好不容易拜到了侯耀文门下。

可拜师容易出头难。在这期间,他遇到了同样为相声四处奔波的李菁。

李菁是个土生土长的北京人,从小就能背得出《珍珠翡翠白玉汤》。他妈妈一听儿子这天赋,赶紧送去拜师学艺。虽说学了一圈,但也就是个入门水平。可这份对相声的热爱,让他在北京的相声圈里混得如鱼得水。

两个怀揣相声梦的年轻人,在一次次演出中碰面,慢慢熟络起来。郭德纲知道李菁想拜师,二话不说就帮着引荐了一位师傅。这份情义,李菁记在了心里。

后来他们认识了张文顺,三个人一拍即合,"北京相声大会"就这么诞生了。这就是后来德云社的雏形。

张文顺负责投资,真正在台前忙活的是郭德纲和李菁。开个相声社,总得有人来吧?当时郭德纲还在担心,李菁却拍着胸脯说:"这事交给我。"

果然,凭着这些年在北京混出来的人脉,李菁给德云社招来了第一批弟子。其中就包括后来和他搭档多年的何云伟。

光有人还不够,得有活儿啊。李菁又跑去找他那些"哥们",愣是收集到了六百多段快要失传的相声段子。这下可好,有人也有活儿了。

可说相声总得有个遮风挡雨的地方吧?两人四处寻找,最后相中了天桥乐茶园。这个地方,就这么成了德云社的根据地,一直到现在都没变过。

就这样,德云社算是站住了脚。郭德纲当班主,李菁当副班主。为啥让郭德纲当班主?李菁看人准着呢,他从郭德纲身上看到了那股子干大事的劲儿。事实证明,他没看错人,郭德纲确实有这个本事。

那时的后台,经常能看到一群年轻人围在一起,为一个包袱、一个动作讨论得热火朝天。这才是李菁心目中的相声社该有的样子。他和郭德纲就是在这样的氛围中,带着德云社一步步往前走。

谁能想到,这个在天桥乐茶园里开始的梦想,后来会走向这么大的舞台。也许连李菁自己都没想到,他帮着"生"下的这个"孩子",有一天会让他不得不转身离开。

这就是德云社的起点,一个关于传承、关于热爱的起点。可是后来呢?这把在天桥乐茶园点燃的火,是不是渐渐变了味道?

理想与现实的较量:转型之痛

在李菁离开德云社之前,他每天都会走进后台,看看那些年轻学徒。这是他的习惯,也是他坚持了多年的"固执"。

可眼前的场景,让他心里一阵发凉。

那些年轻人,不是在讨论相声技艺,不是在琢磨包袱怎么抖,而是低着头刷着手机,一个个百无聊赖的样子。直到看见有人进来,才慌忙收起手机,装模作样地对起活。

李菁站在那里,突然觉得特别陌生。

这还是当年那个为了一个包袱,能讨论到半夜的德云社吗?这还是那个为了相声艺术传承,大家挤在小屋里研究技艺的地方吗?

变了,全都变了。

德云社开始搞起了"颜值路线"。这是什么意思?就是不用太费劲学习说学逗唱,光靠长得帅就行。这对李菁来说,简直就是一记重拳。

他还记得,当年自己和郭德纲在创办德云社时的初心:要把真正的相声艺术传承下去,要让相声这门艺术不再是下九流,而是能真正满足大众的文化需求。

可现在呢?

新来的学徒们,有几个是真心爱相声的?有几个是为了这门艺术来的?大多数人心里想的是:怎么红,怎么快点出名。

李菁心里清楚,随着德云社越来越火,这种情况只会越来越多。德云社正在往一个他完全陌生的方向狂奔。

作为一个传统相声出身的艺人,李菁不愿意看到相声被所谓的创新毁掉。可他又能怎么办?时代在变,观众在变,连说相声的方式都在变。

有天晚上,李菁独自站在天桥乐茶园的后台,看着墙上那些老照片。照片里,是他们当年为相声拼搏的岁月。那时候,大家都穷,但心里有光。

这一刻,他做出了决定。

与其看着心爱的相声变成自己不认识的样子,不如选择离开。这不是为了钱,不是为了名,而是因为他那颗执着于传统相声的心,再也无法与现实妥协。

李菁知道,自己这一走,很多人会不理解。但他宁愿选择遵从内心,也不愿昧着良心留下。

这就是他的选择,一个理想主义者的选择。也许在很多人看来,这是一个不够明智的决定。但对李菁来说,这是他能想到的,最体面的离开方式。

有人说他太固执,可这种固执,不正是艺术传承最可贵的地方吗?

人生路上,有时候最难的不是选择,而是选择后的坚持。李菁选择了坚持自己的初心,即便这意味着要和自己一手创立的德云社说再见。

蝶变之路:从传统相声到"德云饭圈"

老一辈走了,德云社却没倒。郭德纲带出了新一批台柱子,岳云鹏、烧饼,虽说没超过师父,但也都能独当一面了。

特别是岳云鹏,一首《五环之歌》红遍大江南北,从此成了各大卫视的常客。要说德云社要是一直这么稳扎稳打地培养实力派,可能也不会被人说成"名不副实"。

可转折来得猝不及防。

一个叫张云雷的徒弟横空出世,德云社的风向就变了。人们评价他,先说的不是相声功底有多好,而是"唱功了得"。他的代表作《探清水河》,唱得是真好,带着几分怨气,几分凄美。

再加上那张年轻帅气的脸,一下子吸引来一大波"饭圈女孩"。她们举着应援棒,冲进相声茶园,就为了听张云雷唱歌。

这场面,你说像说相声的地方,还是像开演唱会?

有了粉丝团,德云社就这么踏上了"饭圈化"的不归路。好处是有了,年轻观众真的多了。可这些观众进了德云社的门,心思都在"追星"上,谁还在乎相声说得好不好?

更离谱的是,有人开始磕起了CP,非要把捧哏和逗哏凑成一对。还有"相声唯粉",把双口相声剪成单人纯享版。这不是闹着玩吗?双口相声少了互动,还叫相声吗?

张云雷的粉丝更是疯狂,居然开始攻击郭德纲。说什么"郭德纲轻视张云雷","以张云雷的能力在德云社是屈才"。这可把张云雷自己吓坏了,赶紧出来说:"师父的恩情,我几辈子也还不完,别攻击我的亲人。"

可粉丝们觉得这是被逼的,执拗得很。后来张云雷因为一些不当言论暂时退居二线,但德云社的"饭圈化"已经停不下来了。没了张云雷,还有秦霄贤、张九龄...

看着德云社的年轻演员们在综艺节目里插科打诨,谁还记得当年那个为了一个包袱能讨论一宿的德云社?

如今的德云社,地位是有了,名气也有了,可那份对相声的执着,那份想把相声发扬光大的初心呢?

李菁当年的预感是对的:一旦开了这个头,就再难回头了。相声不该是这样的,它是一门需要用心传承的艺术,而不是追星的工具,更不是饭圈文化的载体。

这就是德云社的转型之路,有人说这是与时俱进,有人说这是背离传统。但不管怎么说,这条路,已经和李菁心中的那个德云社,越走越远了。

0 阅读:4

西西去看娱乐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