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辽宁频道
“四月份下棒,十一月中旬就结束了,七个月的活,我大约能剩七万块钱,一个月平均挣一万块钱,我很知足了。”大连市普兰店区同益街道的香菇种植户李秀清兴奋地说着自己今年预计的收入。像李秀清这样通过香菇产业提高自身收入的香菇种植户在同益街道还有很多。近几年,同益街道坚持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结合同益街道水资源丰富、山区昼夜温差较大、自然资源禀赋非常适合食用菌产业发展的实际,通过科学选定发展产业、集中力量规模化经营,打造了硬件设施完备、交通条件便利、发展前景可观的现代化香菇产业园。
同益街道同益村的村书记于胜昔至今还是会经常回忆起自己当时考察市场时的想法:要建就建最好的、最现代化的,无论是基础设施建设,还是生产技术及生产管理和销售方式,这样的项目才会使村子的振兴之路更长久。2021年于胜昔投资600多万元,对村里原有的大棚区进行整合,让香菇有了“现代化”的外部生长环境,又引进100万个由辽宁省农业科学研究院研制的最新品种辽抚4号“0912”香菇菌棒,开启了香菇产业发展之路。
2022年,同益街道现代农业园区发展香菇大棚33栋,实现当年投产、当年见效,由于辽抚4号具有口感好、菇型圆整、质地坚实的特点,深受市场欢迎,远销广东、福建、湖南、山东等地区,销售收入达780多万元。同年,同益村为优化香菇产业链条,建起了可存放20万斤香菇的气调库和日处理4万斤香菇的烘干库以及日产5万棒菌棒的车间,实现香菇培育、生产、加工的一条龙产业。目前园区整体产量达到110-120万棒,保证园区需求的基础上,还有80多万棒菌棒外销到周边地区。
香菇产业的发展为当地居民提供就业岗位140余个,让周边百姓在家门口就能搭上致富“快车”。同益街道村民孙美华现在是村香菇大棚园区的员工,来到班车接送点时,一股抑制不住的兴奋就会涌上心头:“上下班有班车,按月领工资,俺跟你们城里人一样。”
今年,同益街道现代农业园区进一步壮大香菇种植特色产业,不断寻找既压缩成本又能增加种植收益的模式,经多方考察学习,决定从改良菌种入手,在复州河东韭桥大坝栽植60亩桑树18000株,用桑树代替柞树作为原料生产菌棒,通过技术的改良,进一步改善香菇的品质。与此同时,普兰店区还开展农村产业党组织“跨村联建”,通过成立产业联合党委,实现党建引领和产业发展深度融合,同益街道的香菇产业联合党委便是该区第一批成功“上链”的佼佼者。当前,以同益村为中心村的食用菌产业联合党委横跨普兰店区7个街道的7个联建村,菌菇生产正如火如荼地开展,实现了在自身致富的同时带领周边地区共同致富,壮大当地香菇整体产业规模。同益村的村书记于胜昔说:“带领大家把香菇产业做好,是组织交给我的任务,菌棒、技术、市场各个环节我都将尽全力做好!”
目前,园区共有香菇大棚45栋,预计全年实现销售收入900多万元。下一步,同益街道香菇产业联合党委将以打造“小香菇大产业”高质量产业园区为引领,按照“扩规模、提质量、树品牌、促营销”的总体思路,以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为抓手,充分发挥资源优势,扎实推进食用菌产业高质量发展,从而进一步整合优势农产品资源,提升“辽南同益”农产品的品牌价值和影响力,助力“富村强街”,使香菇产业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成为助农增收致富的龙头产业。